2020-10-26 21:21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紫光海阔正加紧谋篇布局,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以城引产,以产兴城,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当前,科技、文化、生态的品牌基因,已深刻体现在紫光海阔的发展理念及产品形态之中,围绕龙头企业引领高科技头部行业的发展模式,紫光海阔将人、产、城融合的核心规划理念,渗透到以生态为基底的智慧城市之中,并以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稳健持久的企业发展模式,为构建面向未来的美好生活方式而坚定前行。
紫光·天府芯城项目中的网红建筑——智慧之环实景图
以城引产 以产业兴起促城市繁荣
产-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产业带动城市发展、以人群激发城市活力、以生态文化塑造城市风情,紫光海阔全面阐释人与城市、城市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建设理念。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越来越多城市的实践证明,产城融合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新思路,可以有效地突破经济发展周期和城市发展瓶颈,为城市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广州,广州科学城的规划展现着产城融合的巨大成效;在成都,《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成都将构建“一核四区”功能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科学城的终极目标;在武汉,光谷中心城作为区域产业、企业聚合平台,不断赋能城市发展。
可以看到,当前我国产城融合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的产城融合探索渐成燎原之势。
一个城市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会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而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也形成一种互为促进的机制,城市的发展又能“反哺”产业,以此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稳抓机遇 纵深布局三大发展战略区
产城融合的深度推进,不仅考验国家和城市的智慧,也深刻考验着开发运营企业的智慧。
对于开发运营企业而言,做好产城融合文章,有助于广泛参与到新一轮高能级城市建设及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来,为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产城运营商,一直以来,紫光海阔明确战略、稳抓机遇,围绕芯云高科技产业,集聚上下游头部企业,打造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建设、运营新型智慧科技产业园区,以推动“人、城、境、业”和谐发展为目标,构建智慧产城生态系统。
紫光海阔充分认识到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立足科技、文化、生态三大品牌基因,打造出“产业聚集、运营管理、园区建设、资源整合”四大核心运营服务体系。其中,构建产业聚集方面,以核心科技、龙头带动、产业集群为优势,驱动产业发展。
在优势领跑产城融合赛道的同时,紫光海阔也在纵深推进全国性战略布局。目前,已布局北京、天津、成都、昆明、东莞,并即将进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武汉等10余个重点城市,在建项目5个,建设面积上千万平方米。
脚踏实地 做大城之变的推动者和建设者
在既有的战略布局下,如何做到“入一区,兴一区”,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板,最终赋能城市发展,成为“大城之变”中强有力的推动者和建设者,是紫光海阔一直探索和前进的方向。
秉承“科技引领产业,智慧造就未来”的发展理念,紫光海阔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大战略性产品开发模式:
一是,围绕智慧产城融合定位,以紫光集团“从芯到云”产业生态链为龙头,集聚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及世界级芯云产业集群,打造出具有产业、城市、人和谐统一发展特性,且量级在万亩以上的科学城;二是,布局以“芯、云、网、智”为特色的芯云产业集群,以创造美好生活为基础,将科技与人文、自然进行连接,打造出体量在千亩以上的智慧产城;三是,以构筑“科技中的公园”为愿景,开发建设高标准国际人才社区,打造“精工品质,匠心营造”的精品住居。三大战略性产品开发模式,通过诸多的产城运营项目,奠定了紫光海阔深度赋能城市的能力,是紫光海阔打造产城融合、参与“大城之变”的“秘密武器”。
总用地面积约2022亩、投资额约500亿元的紫光·天府芯城项目,在成都天府新区落户。此外,在昆明呈贡区,紫光芯云产业园在紧锣密鼓推进;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莞滨海湾新区,紫光大湾区芯云产业城将会成为大湾区未来的璀璨明珠。
从产城融合到高质量发展,在“大城之变”时代发展的洪流面前,紫光海阔愿站在浪潮之巅,为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