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晚报杯的缘分 专访东城区青少年棋院院长谢玮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立

2020-11-17 18:28 语音播报

体育

周六一大早6点半,闹钟准时响了。对于谢玮来说,这和此前的几个周末一样,意味着忙碌的两天又到了。早上7点多到北京晚报杯业余围棋赛的赛场,晚上9点多把各项统计表格整理完之后再回到家,从10月24日开始,连续4个周末他都是这样度过的。

“这就是我和晚报杯的缘分吧。本来只想跟着一起做一届比赛,结果做完一届又一届,就再也放不下了。”谢玮笑着说。

一边吸氧一边比赛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份缘分呢?还要从2018年说起。

谢玮带队(右二)在西藏参加晚报杯比赛

“2018年的时候偶识了吕会民老师,我早就听说过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知道吕老师是发起人,也知道这项赛事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业余围棋赛事,和吕老师一番沟通后就决定我们棋院赞助当年晚报杯北京的一支队伍。”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谢玮这样说,“当年11月份顺利举办完当年的晚报杯北京地区选拔赛后,我们组织了‘晚报杯北京连胜队’并在2019年1月开赴拉萨参加第三十二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到达了拉萨看到比赛现场,我感到非常震惊,对于很少上高原的棋手来说,拉萨的高原反应还是很厉害的,结果大家一边吸氧一边比赛。看到这一幕,我觉得很震撼,原来这就是晚报杯围棋赛,为了同台竞技,为了争夺全国冠军,高原反应都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之后,在和大家的不断交流中,我又更多地了解了不少历届晚报杯的典故,这真是个有传承的比赛。”

千人来参赛

参加了一次晚报杯的比赛,对晚报杯有了最直观的认识,让谢玮真正了解了晚报杯。“从拉萨回北京后,我有机会与吕老师、报社的领导们一起商量晚报杯北京地区选拔赛的事宜,大家都想通过晚报杯北京地区的选拔赛让更多学习围棋的孩子们参与进来,给他们谋些福利。后来经报社领导与北京棋院领导协商,晚报杯北京队的选拔赛正式更名为‘晚报杯北京市业余围棋锦标赛’,比赛按照锦标赛的规则进行,除了原有的选拔北京队的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比赛升级升段。不仅给北京市学习围棋的棋友们增加了福利,也增加了比赛本身的生命力。”谢玮说。

就这样,晚报杯业余围棋赛赛事在2019年正式升级,这一年参加此项赛事的选手破天荒地达到1300人。当年选拔赛组成的北京队战力强悍,在2020年初株洲举办的第三十三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上勇夺全国第四名。

过五关斩六将

转眼又是一年晚报杯,结果赶上了上半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暴发,虽然中国的疫情控制得很好,但是为把晚报杯的比赛办起来,晚报杯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是用出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劲头。

“到了7月份,国家体育总局下达了恢复正常体育赛事的通知,晚报杯组委会马上启动了北京地区选拔赛的比赛申请流程。在疫情全球暴发的大环境下办比赛着实不易。我们首先向报社、棋院、比赛属地政府提出比赛申请,全部批准后在市体育局竞赛中心网上进行公示。”谢玮说,“等到比赛批准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升级网络。以前我们的中晚围棋网只有选手报名的功能,而今年加上了比赛通知发布、成绩公布等一系列服务内容,能线上解决的问题绝不线下解决,减少人员接触;接下来就是拆分,8月22日的团体赛资格赛500人规模拆成了每天96人,分5天打,尽量减少人员接触;第三项是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测温、出示健康码、设立引流区域等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比赛安全有序运转。”

就这样,在全体工作者的努力之下,今年晚报杯比赛参赛人数达到了近1800人,整个比赛升级升段人数近800人,5段(含)以上近100人,让好久没有面对面下棋的北京业余棋手们过足了棋瘾。

明年还有新比赛

三年一起奋战,也让谢玮和晚报杯业余围棋赛的缘分越来越深。说起明年,他表示一定会有新举措。

“为了给北京地区喜爱围棋的小朋友们创造更多提升棋艺的机会,我们组委会考虑明年将北京队的一个名额拿出来专门留给京籍15岁以下的小朋友。也就是以后每年晚报杯中名次最靠前的小朋友将获得一个第二年代表北京队参加晚报杯全国总决赛的名额,让京籍的小棋手多一个参加全国顶级赛事的机会。”谢玮说,“此外,我也想代表组委会向全社会征集今后晚报杯全国赛事中北京队的冠名赞助商,用于奖金的提升、进一步升级网站增加功能、为北京市学围棋的孩子们进一步谋取福利等等。”

晚报杯围棋赛

编辑:李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