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21:30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妇联今天联合发布“第三届北京市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这十大案例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各司法行政部门积极履职,协同发力,贯彻落实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儿童利益优先等理念和原则。
此次发布十大典型案例为:杨某诉张某离婚纠纷案、魏某诉赵某离婚案、乔某继承纠纷案、吕某离婚后拆迁利益分配纠纷案、韩某诉王某监护权案、张某女名誉权纠纷案、王某某性骚扰女同事被辞退案、杨某某猥亵儿童案、刘某虐待被看护人案、烟草专卖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怠于履职案。
这些案例涉及当前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较为突出并广受关注的离婚后抚养探望、再婚妇女继承权认定、农村离异妇女财产权益、未成年人保护、职场性骚扰、网络侵犯名誉权、检察机关保护校园未成年人免受烟草侵害公益诉讼立案审查等多方面热点难点内容。
这些案例都很有现实意义。
例如,在很多离婚纠纷案中,男女双方都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闹得不可开交。如果孩子自己选择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法院就一定会按照孩子的意愿判决吗?结果也不一定。
在“杨某诉张某离婚纠纷案”中,男方杨某给儿子办了退学,对女儿实施暴力,但因为他一贯纵容孩子打游戏、吃零食、不做作业等,孩子的懵懂期误认为纵容就是爱,所以表达了想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想法,并表示兄妹二人感情好,不愿意分开生活。法院审理认为,抚养权的归属,必须从最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监督慎重确定,杨某在教育理念上有重大缺陷,其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儿子的受教育权,从长远考虑,杨某现阶段暂不适宜直接抚养子女,判决两个孩子均有女方张某直接抚养。
专家分析,本案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在处理抚养权问题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征求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但孩子对抚养权的选择并非决定因素,应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作为处理抚养权的首要原则。
第二个重要意义在于,尽管离婚双方均要求抚养子女,但在处理二孩抚养权时,对于年龄差距不大的幼儿或坚决表示不愿分离的子女,从陪伴成长和相互帮助的角度出发,可将不分离作为裁判考量原则,判决两个孩子均归张某直接抚养,不仅满足了兄妹之间的情感需要,也降低了父母离婚给子女带来的伤害,在最大程度上,给孩子一份完整、美满、幸福的童年。
近年来,“网暴”事件层出不穷, “人肉搜索”大行其道,不但影响了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的后果。“张某女名誉权纠纷案”就反映了一个“网暴”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张某女与周某产生矛盾,周某将其与张某女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及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发布到微博中,并@了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20余个官方微博用户。同时,周某将其微博头像嵌入了“娼妇张某女”字样。张某女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周某的侵权责任,法院审理认为,周某应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专家认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通过网络公开传播途径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案件。周某在公开网络平台侵犯张某女名誉权的同时,其使用的“娼妇”等词语更是贬低了张女士的女性形象。我国《宪法》一直积极倡导男女平等,但至今在职场、家庭等方面仍存在不少歧视女性的现象。一些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别人辱骂自己的行为采取隐忍或者以同样的方式回击,但这些方法都不可取,应当像张某女一样,发现权利被侵犯时,先理性保存好证据,然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