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面诊”社区“拿药”成为现实, 丰台这街道怎么做到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刘平

2020-12-09 15:38 语音播报

城事

打开手机就能请自己的家庭医生看病开药?看完病下楼遛个弯儿就能结算拿药?这不是在幻想,在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已经成为现实,因为这里的智慧家医来了新帮手——“智能药柜”。

打开手机微信,找到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众号,点开右下角的“身边医生”,找到“智慧线上诊疗”,点击进入……69岁的孙平芳熟练的操作着手机,在手机上找到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王益品进行线上看诊。

“有些咳嗽、胃痛、高血压的老毛病,长期吃药,到该开药了的时候就在公众号上找我的家庭医生王益品大夫看诊,他给我开了处方,我遛弯的时候就拿着社保卡去马家堡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的智能药柜那儿取药,特别方便。”孙平芳说。

记者跟随孙平芳来到马家堡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在全时自助服务区找到了这个24小时上岗的智能药柜。

“挺方便的,插上社保卡,处方什么的信息就显示出来了,用手机支付,跟在医院一样也能实时结算医保报销,药就取出来了!”孙平芳说,智慧家医越来越“智慧”了。

“以前虽然能够预约去看病,可也得往医院跑一趟,开药什么的也得等着,尤其是疫情期间,特别憷去医院。”孙平芳说,“现在出门买菜的时候拐个弯就顺手取了药,特别方便,啥时候去取药都成!”

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应军告诉记者,“社区智能药柜”是他们为更方便签约居民和慢性病老年居民所进行的又一探索性便民服务措施——零接触取药。这台智能药柜“落户”在马家堡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24小时开放的全时自助服务区,这个地方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远,周边的星河苑和城南嘉园两个社区总人口近2万人,又没有设卫生站,智能药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社区卫生服务空白点。签约患者可以通过公众号上的“智慧线上诊疗”向值班的全科医生和中医发起问诊,得到相应的诊疗服务。而智能药柜能提供40多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常用药,基本上涵盖了慢病常用药。“线上诊疗+智能药柜”服务自推出以来,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肯定与欢迎,这项服务不仅方便了辖区居民的个性化就诊需求,也提升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能和品质,为最大限度地助力中心疫情防控能力和关爱辖区患者注入了力量。此外,智能药柜还在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设置了一处,主要服务于发热患者的零接触取药,提供退烧药和感冒药,减少患者交叉感染的几率。

丰台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智能药柜是丰台区智慧家医不断提升智慧度的探索之一。从2006年首创“片儿医”服务模式到2018年打造出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再到2020年创新开拓“新五智慧”的内涵,通过智慧诊疗、智慧服务、智慧APP、智慧上门、智慧绩效,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开展全方面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务。丰台区“智慧家医”不断改革与创新自身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赋能全科医生,将健康管理服务延伸到家庭。依托智慧家医,丰台区的智慧诊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预约就诊率已经达到80%以上,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支付、送药上门、智能药柜等服务,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据悉,截至2020年11月底,丰台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71.92万人,签约率35.51%,重点人群签约率37.7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95.8%,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21.61万人,老年人签约率91.18%。下一步丰台区将把“智慧家医”生命全周期健康守护实践到底,建立健全一支“担得起、管得了、守得好、兜得住”的社区卫生人员队伍,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保障病有所医扎实落地。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