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尚 | 专家观点:转型拓新,乳业力推结构优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12-09 17:31 语音播报


2020年进入尾声,回顾这一年,年初疫情突发,各行各业携手共进、砥砺前行,经济逐步复苏。作为我国食饮行业的中坚力量,乳制品行业今年表现如何?明年又有何期待?对此,本刊对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宋昆冈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我国乳业发展新趋势。

回顾2020年我国乳业整体情况,宋昆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乳业1月—3月受疫情影响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销售渠道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乳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仅把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可观的增长。

宋昆冈分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乳制品产量4月份即变为正增长,6月份同比增长7.85%;从乳粉的生产情况来看,2月同比下降15.50%,3月同比增长13.66%,这是由于3月液体乳销售渠道不畅,大量多余的牛奶被喷制成了乳粉暂存。

他谈到,面对疫情,我国各大乳企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得很好,疫情期间没有拒收一滴合格的生鲜乳,在承担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将生鲜乳喷制成奶粉。截至3月15日,针对全国乳制品行业39家企业的不完全统计,捐赠款物合计达14.85亿元,捐赠形式以乳制品产品捐赠为主。

另外,宋昆冈认为,通过疫情,广大消费者对乳制品营养健康的认知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感大幅提升,这促进了乳制品的消费,同时推动了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

宋昆冈对明年乳业的发展十分看好,预测2021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将提升约5个百分点。谈到我国乳业下一步的转型升级、开拓创新,他表示,需要培育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乳业发展到今天,中国的乳制品市场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和短缺的问题。1978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仅97.1万吨,2019年已达到3346万吨,增长了35.4倍,人均占有量由不足1千克增长到26千克,加上进口乳制品,全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已接近40千克。

宋昆冈谈到,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市场,各种液体乳产品品种齐全、货源充足,已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而原料型的乳粉、干酪、奶油、乳清制品、乳蛋白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乳制品结构调整、品种优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下一步目标。

近十年来,我国原料奶收购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高奶价导致国产乳粉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他认为,孕产妇、中老年及儿童乳粉有着良好的市场空间,优化产品配方、有针对性地增加功能配料、提升技术含量,以更适合目标人群的营养健康特点,成为国产乳粉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

另外,近年来,我国干酪市场发展很快,但国内产量很少。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调查了解,国内在生产干酪方面有产量的企业约为20家,2019年干酪生产总量约为6万吨,其中再制干酪约占90%。宋昆冈表示,由于国内生产的干酪在品种和数量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干酪的进口量逐年快速增长,我国发展干酪产品的时机已经到来,应重点生产国际上流行的原干酪和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再制干酪。

食饮评选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