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0:39
在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人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刻出现。他们的一个小小举动,为我们带来浓浓的暖意。今天,让我们对这些善良的人说一句:谢谢你,陌生人。
171中学初一(15)班 王玺睿
虽说他长得吓人,却很热情,每次隔窗看到我,都会微笑着冲我挥手。我不是急忙捂住脸,就是躲到桌子下面。见我如此,他也只是爽朗地笑笑,便继续赶路。
一天,“大胡子”像往常一样从窗前经过。或许是熟悉了一些,他跟我打招呼时,我并没有躲闪。他见状马上热情地走来,隔着窗户问:“吃面包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跑回房间拿来了一根长长的法棍面包,脸上的胡子仿佛都堆满了笑意。见我没动,他便敲了敲玻璃,我拉开窗户,面包就塞到我手里。我又惊又喜。“大胡子”哼着歌,高兴地走了。
因为邻居阿姨一直教导我,“大胡子”的东西不卫生,我终究没有勇气尝一尝他送来的面包。虽然内心还有一些抵触,但我不像以前那样怕“大胡子”了。后来,他还送给我许多好吃的。每当敲玻璃声响起,我便开窗、接住、道谢,然后几乎原封不动地放到一边。
直到回国的前一天,敲玻璃声再次响起,我像往常一样拉开窗,“大胡子”看到我,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想着妈妈和邻居阿姨的叮嘱,我犹豫着要不要告诉他我回国的事,但是觉得告诉他也无妨,便说道:“我要回国了,明天一早。”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然后一直说着什么,可我一心想着妈妈的叮嘱和邻家阿姨的告诫,于是打断了他,道了谢、关上窗,就埋头做自己的事了。
临睡前,妈妈约好了次日早六点来接我们到机场的车。“一切都准备好了,明天六点一定要准时出发,不然就有可能赶不上航班了。”妈妈叮嘱我。“咚咚咚!”不知睡了多久,我揉着眼睛拉开窗帘,看见“大胡子”正在手舞足蹈地敲打窗户。他在干什么呀?影响我们睡觉了!我一边想一边打开窗户,只听他叽里咕噜地说:“外面来了一个司机在叫人,我想是在叫你们。你们快点吧!” 原来已经六点多了!妈妈和我都睡过了头。若不是“大胡子”来叫我们,我们肯定赶不上飞机了。
我打量着窗外的“大胡子”,睡眼惺忪,胡子和头发乱蓬蓬的,两只细细的眼睛中盛满了焦急。我心中的感激油然而生,顿时觉得窗外的“大胡子”无比亲切。
时至今日,“大胡子”通过窗户呈现出的笑脸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真诚、热情、善良超越了外表,超越了国界,让陌生人之间也能建立难能可贵的信任,展现了人性的美好。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美好的内在远远比外表更重要。
怀柔三中初二(1)班 张佳琦
进站的列车缓缓停稳,他们和我上了同一节车厢。车内人不多,但已没了座位。列车到了下一站,他们身边的一个座位空了出来,男孩坐到了座位上。
但还没坐一会儿,男孩旁边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突然“哇”地一声哭了。不知是不是因为看到男孩父母异于常人的外表而感到害怕,小女孩的哭声越来越大,把全车厢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男孩和他的父母身上。一家三口顿时手足无措。女孩的哭声、旁人异样的目光,都像一把剑,一下又一下刺入男孩和他父母的心。只见男孩无助地垂下头,站起来慢慢地走到车厢的另一端。当他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清楚地看见,几滴泪水顺着他的脸颊缓缓淌下,一种本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悲伤蒙在他稚嫩的脸上。
男孩的父母也默默跟了过去,用手轻拍着他的背,好似在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对不起,对不起”。看到这一幕,我心头一酸。就在这时,一位农民工模样的叔叔冲着那家人用力挥了挥左手,然后扶着行李站起来给他们让座。那一刻,隧道里的一缕灯光透过车窗照到叔叔身上,折射出五彩光,它像阳光一样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男孩破涕为笑,拉着父母来到座位旁,对让座的叔叔深鞠一躬,坐了下去。叔叔微笑着伸手摸了摸男孩的头。这时我发现,叔叔那粗糙的右手少了一根手指。几站之后,农民工叔叔下车了。车窗外,他扛着行李远去的背影在我心里越来越高大。不一会儿,列车再次驶入漆黑的隧道,而我却觉得眼前一片光明,因为那位叔叔的大爱像阳光般普照着整个车厢。
指导教师 池云
海淀进修学院初二(17)班 李沫
我和老妈立刻飞奔起来。我拎着包跟在老妈身后。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我冷得全身打颤。我边跑边向前望,站台上有几个人,但并没有人要上这趟车。
“完了,末班车也要赶不上了。”我在心里暗暗叫苦,脚下的步伐却一点没变慢。
没想到的是,前方似乎遥不可及的末班车就那样静静地停着,敞开车门等待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连月光都凝固了,唯有我和老妈在奋力奔跑着。
那趟车真的在等我们!
还好路程不长,我们很快就赶到了。“谢谢您!”踏上公交车,我的笑意已经掩饰不住,却又不好意思笑出来,心中有万语千言却只说出这么一句。
车上,乘客们也安静地等着。虽然已经很晚,却没有人抱怨。他们并没有因为司机师傅停车等我们而表示不满,而是用平静与沉默配合着司机师傅的做法。
开心、感激、释然……情感如线团般交织在胸中,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生命在这一刻好像出现了奇异的温差——脸被寒风吹得生疼,心中却如沐春风般温暖。
侧头望向窗外,两旁偶有汽车飞驰而过,我悄悄扬起嘴角。曾有好几次,我飞奔追赶这条线路上的末班车,却没有赶上。我也理解,毕竟这是末班车,每个人都渴望尽早到家。但这一次,司机师傅的等待和乘客们的配合,令我意想不到。他们温暖了我,如同窗外的万家灯火温暖了这座城市。
人是暖的,心是暖的,世界也是暖的。
指导教师 齐艳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六(4)班 乔冠京
来到早点铺,我点了几样简单的早点,找到一个空位置就狼吞虎咽吃起来。这时,伴随着一阵刺鼻的汗臭味儿,一位中年大叔端着早点坐到了我对面。只见他戴着一顶安全帽,破旧不堪的鞋子上粘满了已经干了的泥巴。他有些憨憨地冲我笑了笑,操着浓浓的口音问我:“小朋友,上几年级了?作业多吗?”
“五年级,作业不怎么多。”我头也不抬地应付着。“哦,五年级啦!我儿子在老家也上五年级。”叔叔一边大口嚼着包子,一边说着。我没有接他的话,只顾吃着早餐。他喝了一大口豆腐脑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真羡慕你们!好好读书吧,学好了本领将来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听到这里,我的心一紧。
一番风卷残云之后,我背起书包,急匆匆地离开桌子。我刚一走出门,就听到后面有人在喊:“小朋友,等等,你的水杯落下啦!”我扭头一看,只见那位叔叔向我跑来,说:“小朋友,你忘了拿水杯了!快,赶紧上学去吧,别迟到了!”他把水杯递给我,又冲我憨憨一笑,就转身走了。望着叔叔离去的背影,我愣了半天才说了声:“谢谢叔叔。”
那憨憨的笑,犹如一股暖流直击我内心,让这个冬日的早晨不再那么阴冷,我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学校走去。
指导教师 钟菊
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六(2)班 李卓熹
“小丫头,这大冬天的,穿这么单薄,别冻着。”老奶奶边说边把腿上盖着的一条红毛毯披到我身上。“奶奶,我热乎着呢。”没等我把话说完,老奶奶就启动轮椅继续前进了。我披着红毛毯,望着她们的背影,身上暖暖的。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主持人报幕:“请欣赏舞蹈《花木兰》。”哈,终于轮到我出场啦。我尽情地跳着、舞着,台下的爷爷奶奶们有的拍手微笑,有的随着音乐摇摆手臂,有的唱起歌来,他们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像一朵朵菊花,盛开在冬日的暖阳里。
演出结束后,该大合影了。我抱着那条红毛毯在人群中寻找着。“奶奶,谢谢您!”我飞奔过去,正要把毛毯盖在她腿上,手却落在半空中。原来老奶奶的腿上盖着一件黄色的羽绒服。我望着老奶奶,再看着她身后推轮椅的那位阿姨,会心地笑了。
一缕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到屋里,洒到每个人的身上,暖洋洋的,一直暖到心里。
爱在传递,从不缺席。
指导教师 黄祥昀
“实心”与“空心”
十三中高三(5)班 童子润
如今我们都是“实心球”,明星的八卦绯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上的繁重任务填满我们的时间,电子游戏和网上购物占据着我们的休闲时光。但同时,我们也是“空心人”,没有满腹经纶,也没有自己的文化绿洲。
这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出,我们“实”的只是肉体,“空”的却是心灵。我们应该将繁杂浮躁的心态和情绪清除,注入信仰与精神的火花,拒绝成为“空心人”。
因为缺少“实”,所以才会“空”。现在一部分年轻人上班偷懒,下班刷视频,一天下来没干什么事,却感觉十分疲惫。这是因为缺少信仰的注入。如果一个人精神空虚,怎能体会到张桂梅坚守贫困山区帮助孩子圆梦的忘我精神?怎能理解袁隆平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杂交水稻的永不放弃的信仰?怎会明白杨利伟登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时那为航空事业奉献的勇气?精神与信仰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让人远离空虚,而我们中的许多人缺少这种力量。
正因为缺少这种力量,网络上才会出现“丧”文化和“键盘侠”,才会有一些动不动就阴阳怪气地发表评论的人。这些人心中无“根”,心中无“实”。他们看不到事物真善美的一面,不能理解那些伟大灵魂的高尚追求。
追求“实”,我们年轻的一代要自觉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生命的质量。我们要向西海固山区借烛光读书的留守儿童学习,学习他们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我们要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学习,学习他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我们还要向勇于同腐败行为做斗争的周永开学习,学习他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我们若想不被社会上的浮华喧嚣所裹挟,就要多读书,坚持修炼内心。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顺应自然”,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它们可以填实我们空虚已久的内心,让我们在外界的嘈杂声中保持一分“修篱种菊”的平静。
文化永驻,精神长存。只有心“实”了,人“实”了,人生之路才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