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这三条线实现AED全覆盖,急救设备操作培训正开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博

2020-12-18 19:28 语音播报

热点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铁已在1、2、13号线车站安装AED设备58台,目前正在集中对员工开展急救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

今天下午,在地铁13号线清河站站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旁,50名来自霍营站管中心的地铁员工聚在一起,倾听应急培训师王志文讲解AED设备的使用流程。

遇到需要使用AED设备的紧急情况,乘客和站务人员到底该如何取用?应急培训师王志文介绍,在使用AED设备之前,首先要确认被抢救者无反应、无呼吸、无心跳。参与抢救的人员可以通过App内扫描二维码、刷身份证、使用应急开关等三种方式取用AED设备。在盒子被打开之后,智能急救站会发出报警声进行提示。

“车站内的智能急救站都与后台相连,只要有人取出AED设备,后台客服会拨打电话进行确认,还可以指导进行AED设备的操作,同时车站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得知相应情况。”王志文介绍,对于没有操作AED设备经验的人,智能急救站提供了简要的操作指南。在启动AED设备之后,设备也会通过语音提示操作的各个步骤。

除了AED设备之外,智能急救站还提供了止血包扎带、创可贴和冰袋等医用耗材,需要时也可以操作智能急救站的触摸屏,通过扫码实名免费领用。由于每条线路AED设备的型号不同,取用的流程可能会稍有不同。

北京地铁公司介绍,为进一步健全北京地铁应急救治机制,为乘客安全、健康出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根据北京市交通委的整体安排,北京地铁公司按照每站1台AED设备的配置标准,于10月底完成1号线22座车站(施工中的苹果园站除外)AED设备的配置。2020年12月初,完成了2号线、13号线35座车站的配置。目前三条线路共配置58台AED设备。记者注意到,在安装AED设备的车站,AED设备的位置已经在站内示意图上标了出来。

在员工培训方面,北京地铁于2019年开始依托市急救中心,积极开展员工急救及AED设备培训取证工作。培训项目包括现场急救的程序、各类突发疾病的识别和处置、心肺复苏术(CPR)技能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经过严格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目前北京地铁公司所辖线路已有1482名员工完成急救培训取复证,具备AED使用资质。

为进一步普及安全急救知识,营造互助互救的良好氛围,北京地铁积极采取多样化手段普及地铁安全应急知识。利用地铁网站、微博、微信、乘客信息系统等渠道,采取图文、视频等形式向乘客宣传安全乘车、文明出行的公共安全常识。并邀请公众参与地铁应急演练,让乘客更好地了解、掌握地铁应急情况下处置流程。北京地铁呼吁广大乘客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能力所能及的参与报告和紧急救助,并积极配合地铁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编辑:孟紫薇,满志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