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刻在百姓心中的平安代码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1-01-10 07:51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有一个职业,承担着捍卫正义、打击邪恶的特殊使命,被誉为老百姓的守护神;有一个电话,当老百姓遇到危险或者困难时,都会打这个号码求助,有着有求必应的神通。这个职业就是人民警察,这个电话就是110。“有困难找警察”是最具可信度的职业承诺,110号码也具有极高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今天,人民警察首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110从此有了崭新的含义。

将1月10日确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职业的标志性。设立专门节日,是对人民警察队伍的高度认可,是在向做出奉献牺牲的一代代人民警察致敬,更是提醒和激励年轻警察传承先辈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今年是110报警电话诞生35周年。当年之所以选择110作为报警电话,是因为当时多为转盘电话,拨1时间最短,而0则是用来确认没有拨错。35年后,拨1所省下的时间早已忽略不计,但设立110时追求的精神却日久弥新。从少数城市到全国布局,从基本服务到规范化运行,从出警时间视情况而定到一再缩短并强制执行,都是为了让遭遇危险或者面临困难的群众,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简便的方式,向警察发出求助信号,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援。如今,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这三个数字:第一个1是群众第一时间求助,第二个1是人民警察第一时间出警,而那个0则意味着警民之间零距离。

是的,面对侵害社会安全的不法分子,人民警察总是挺身而出的硬汉,斗智斗勇,不怕牺牲;面对人民群众的求助,人民警察总是将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展现出最朴实的赤子柔情;在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中,也总能见到他们勇毅逆行冲在一线的身影。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背后,离不开这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公安队伍,用汗水乃至生命,为社会换来一片安宁。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仅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就有1.6万余名民警英勇牺牲,10余万名民警负伤,3700余名民警被评为烈士。2020年1月至11月,全国公安机关110共接收群众报警求助9903.5万起,其中,接报处置违法犯罪案件类警情973.7万起、公民求助类警情2485.3万起、纠纷类警情1331.6万起,救助群众335万人。他们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对得起头上的国徽和警察前面的人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民警察队伍再次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日夜值守在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迅速处理破坏疫情防控的警情,与其他疫情防控人员一起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控屏障。有的被下了“强制休息令”仍不下战场,有的甚至因过度劳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外,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在一系列日常工作中,人民警察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不负“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重拳频出匪徒寒,警笛一声百姓安。人民警察节,人民警察今天并不放假,依旧值守在各个岗位上,因为老百姓需要他们,因为他们肩负的职责须臾不能放下。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