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姑娘杨伟风:扶贫政策改变了我家命运
北京晚报 | 记者 韩梅 张涵琪

2021-01-28 11:22 语音播报


很多贫困家庭孩子都怀揣着一个大学梦。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朝阳镇特布勿拉村的杨伟风也不例外。18岁的杨伟风正在大连建设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读二年级,她心中一直有个愿望:“毕业后,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想考大学!”

杨伟风很坚定,但是考大学的想法还没有和爸爸说。

“是担心爸爸不愿意吗?”记者问道。“不!我知道就算家里再穷,爸爸也愿意供我上大学。只是我不愿意家里再过紧巴巴的日子。”

杨伟风的家庭是典型的因病因残致贫。妈妈患有糖尿病,家里有个比她小7岁的弟弟。弟弟在3岁时得了白血病,治疗康复后每年都要复查,至今还需用药。妈妈和弟弟长期看病欠下的外债,再加上姐弟俩的上学费用,让这个仅靠种地度日的四口之家难以支撑。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在拆除自家旧房子时,杨伟风的爸爸被掉下来的房梁砸到小腿,不得不截掉右腿膝盖以下的部分。懂事的杨伟风16岁时退学外出打工,饱尝生活的艰辛。

2019年夏天,特布勿拉村“包村”责任人李和与来自北京东城区的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高鹏一起赶到杨伟风家。“我想上学,用知识挣钱。”杨伟风眼里充满渴望。

了解到杨伟风的情况后,高鹏联系了专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职业教育的“百年职校”。最终,“百年职校”大连建设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接收了杨伟风。

重返校园,杨伟风格外珍惜,还当上了学生宿管部部长。“每当学习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动力。大家对我的爱使我没有理由不奋斗拼搏!”

孩子能去上学,杨伟风的爸爸也很激动:“做梦都没想到!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让女儿实现上学梦,还减免了10万多元的学费,真是改变了我们这个家的命运!”

扶贫干部还给杨伟风家办理了低保。杨伟风的爸爸用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购买了一台糖菜种植机和一台二手拖拉机。2019年底,杨伟风家年收入达到3万元,终于脱贫了。

如今,杨伟风正准备到大连义齿加工厂实习,她在日记里写道:“感谢您,我伟大的祖国。”

老乡-脱贫攻坚答卷

编辑:张晶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