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 11:28
密云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47岁的王晓云,举着手机,正在大棚里给藤蔓上红彤彤的西红柿拍视频……如今,王晓云的网店订单不断,一天就能卖出上千斤西红柿。“这互联网真方便,我们密云小山沟里的西红柿已经飞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王晓云一脸骄傲。
五年前,王晓云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那时,她在密云沙河早市摆摊卖西红柿,挣的都是辛苦钱,一年到头也就万八千块。
在党组织的牵线搭桥下,村民的农产品可以卖给当地的网络销售平台。王晓云动了心,寻思着也要上网卖菜。
早在2013年,密云区就鼓励发展农产品网络电商销售模式。区农业服务中心科长廖文娟介绍,一方面鼓励青年人创业,持续引导返乡青年、本地青年网上开店销售密云优质农产品,另一方面开办公益性电商技能培训班,扶持本地农民发展电商销售模式。
不会上网的王晓云报名参加培训班。一切从零学起。注册微信、拍照、发朋友圈、写文案、电子支付……在老师的帮助下,王晓云上网越来越熟练。
“第一笔在网上成交的生意,卖出去两斤西红柿。”王晓云笑着回忆,很快,她的订单越来越多,王晓云把心思都放到如何提高西红柿品质上。
订单不断,王晓云的收益持续增加。王晓云拢了拢两个手机的账,今年小半年,一个手机微信里四万元、另一个六万元待提现,“估摸着一年总收入能超过二十万,放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上网卖菜,日子变红火的,不仅仅是王晓云。近年来,密云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微信小程序、云直播、吃播、短视频等新兴事物,让久居深山的优质农产品成了“网红”。据统计,密云年销售额达千万以上的电商已有12个,年销售额百万元以上企业及销售组织已有70余家,直接带动农民2000户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