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农脱贫 每年收入翻倍
北京晚报 | 记者 曹政

2021-01-28 11:29 语音播报


一个电话,3分钟,王洪岩轻轻松松地把10箱红薯粉卖了出去。

王洪岩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互利村的村民。过去他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现在则成了电商扶贫的带头人。给他打电话的是位回头客,远在北京,从未谋面,每次都订一大单。换作过去,他才不相信自己做的红薯粉能卖到千里之外的北京。

4年前,王洪岩一家戴上了贫困的帽子。他的妻子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家,欠下了十几万元的饥荒,养活一家人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妻子需要人陪伴照顾,四十多岁的王洪岩没办法像同村人一样出去打工赚钱。在村子里就得“靠天吃饭”,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甭说还账了,一年到头种地赚的钱只够勉强养家糊口的。

但奈曼旗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红薯。红薯粉是当地的宝,过去却走不出草原。村民们只能赶着车先拿红薯粉换粮食、再卖钱,一年下来只挣三四千元。2012年,王洪岩所在的互利村成立了甘薯种植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鲜薯、统一集中做粉、统一销售;此后又成立了农产品公司,规模和收益不断增加。

“老百姓不担风险,还跟着赚收益!”王洪岩用自家的10亩土地、1.5万元扶贫资金入股,除了每年7000元的分红,还有两三万元的销售提成和打工收入,每年到手的就有将近4万元。

不仅如此,王洪岩还搭上了电商的“顺风车”。去年,奈曼旗专门成立电商消费扶贫运营中心,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购销合同,自建商城销售农产品;同时还培训贫困户了解电商运营、直播带货,培养网红或与网红合作助销农产品。王洪岩就是互利村最早直播带货的一批人。

“地瓜粉是纯天然的,不加任何乱七八糟的东西!”站在直播镜头前,王洪岩对自己家种的红薯粉倍儿有信心,他的直播间订单也越来越多。王洪岩相信,靠着自己双手,日子一定能越过越美。

老乡-脱贫攻坚答卷

编辑:张晶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