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小伙儿潘世才: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北京晚报 | 记者 陈静思

2021-01-28 11:42 语音播报


丹寨县扬武镇干改村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传统村寨,曾经是个 “穷山村”。如今,上千个哈密瓜大棚成为苗寨一景,哈密瓜产业已经成为干改村的“甜蜜产业”和“致富瓜”。

一到七八月份,丹寨县扬武镇干改村便瓜香飘溢,一颗颗椭圆的哈密瓜丰硕饱满。干改村的哈密瓜主要销往安徽、广东等地,由于哈密瓜的甜度高、品质好,只要哈密瓜上市就会被抢购一空。

每年的丰收季,干改村的哈密瓜产业扶贫基地都需要近500人次左右来干活。这个时候,干改村村民潘世才格外忙碌。细心采摘、分拣、装箱、线上线下销售,潘世才和乡亲们在大棚内外忙得热火朝天。

在哈密瓜成熟摘果的时节来帮忙,只是潘世才的工作之一。平日里,他的工作是干改村安全检查员,这份工作为他带来每个月1400元的稳定收入。

潘世才在2013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妻子一直在外务工。“家里有两个小孩还有我的母亲,在外面打工都不敢多花钱,收入的一半会寄回家存起来,当时只能算勉强维持生活。”

2018年回村后,潘世才担任了村安监员。针对贫困户,村里有一些公益性岗位开放,像消防员、清洁员、护林员这些,通过劳动,贫困户不出村就能获得收入。

这些公益性岗位的资金来自万达集团专项扶贫基金。万达捐资5亿元设立丹寨扶贫产业基金,兜底帮扶特殊困难人群,帮助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解决贫困户公益岗位就业。在干改村,享受这些公益性岗位的有30位村民,每位贫困户每年通过务工能获得6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收入。

潘世才十分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检查村里的电路、房屋、农业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进行维修,潘世才认真负责。他还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生活越来越好了,潘世才并没有放弃努力。

老乡-脱贫攻坚答卷

编辑:张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