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东城妇幼张亚玲:“患者认可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乐琪 阎彤

2021-02-14 17:37 语音播报


“过年好,拜年了!口罩‘鼻夹’按紧捏好,隔离衣带系严实!”

天还没有亮透,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负责院感工作的护理部主任张亚玲已经到岗,更新下发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名单,紧接着对各个科室进行常规检查,仔细查看环境消杀、医护人员防护是否到位。眼里含着笑意,检查一丝不苟。一个“守护者”假期中的“工作日”开始了。

“请问咱们保健院这两天能做核酸检测吗?”“我儿子年夜饭吃虾过敏了,今天保健院有医生瞧病、开药吗?”“我家四个月的小宝宝拉肚子,想到保健院做个检查,需要准备什么?”……大年初一,张亚玲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就没断过。虽然因为过年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减少了,但她一点儿不觉得“冷清”。原来保健院的咨询热线被呼叫转移到了她的电话上,两分钟一个来电,节日的早晨变得繁忙起来。

“保健院初四开始恢复核酸检测服务,您先别挂,我帮您查查附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点儿’。”“今天保健院儿科照常出诊,您可以带孩子过来。”“孩子太小,天儿冷先别折腾孩子,您可以先带着半个小时内的样本过来,做个便检。”张亚玲周到、热情地回答着五花八门的提问,只要能帮助患者,她总是不厌其烦、竭尽所能。

“张主任,我给您拜年,谢谢您的热情服务!”在众多的咨询来电中,张亚玲还接到了一通来自患者家属的“拜年”电话。来电话的高老师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前几天,他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老母亲来做核酸检测。张亚玲看出了母子俩的难处,主动上前帮忙,询问是否需要轮椅,还协调安排优先为老人提供了服务。张亚玲的热情深深触动了高老师,他打算写一首小歌,把这份正能量唱给学生们听。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对于我来说,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就是最珍贵的节日礼物。”听了高老师一番话,张亚玲开怀一笑,心头暖洋洋的。

张亚玲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了。

庚子鼠年的年初二,刚刚来到老母亲家探望的她,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接到了电话,“希望全体干部放弃休息,立即返院。”疫情就是“号角”,张亚玲二话不说立刻回到岗位上。自此,负责医院院感管理工作的她开启了奋战的一年,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组织院感防控培训,支援核酸采样任务,根据疫情形势、政策变化动态调整、编修应急预案……一年来的点点滴滴,都在张亚玲心头,成了挥之不去记忆。

今年大年初三这天,清晨不到6点,天际的晓意还很朦胧,张亚玲就出门了。7点,她出现在保健院的预检分诊台岗位上,主动替班一位家住延庆区的小护士,好让同样连续多日值守的同事回家团圆。

“今年拜年有句流行的吉祥话儿,‘实鼠不易,牛转乾坤’。过去的鼠年,大家都辛苦了。安宁、祥和的春节假期里,就让我们来当大家健康的‘守护天使’吧。”张亚玲说。

2021新春走基层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