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月而来”,别有意趣!元宵节北京博物馆夜场真热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傅洋

2021-02-26 19:34 语音播报

城事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闹元宵”。正月十五之夜,北京多家博物馆延时开放,吸引了市民“踏月而来”。听古乐编钟、品民俗文化……在热闹的活动中,人们度过了一个别有意趣的元宵节。

26日18时30分,位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灯火通明,穿着明代宫廷乐师服装的京音乐队,演奏了一曲“十五的月亮”。不少结伴而来的观众,身着华丽的汉服。院内古树上挂满新年祈福签和灯谜。徜徉其中,让人仿佛穿越到古时的上元灯会。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26日晚上也延时开放至19时30分。18时,大钟寺编钟奏响一曲新年好,为新年祝福。参加活动的观众,还领取了博物馆赠送的灯笼。

“如果没有亿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阻击战,就没有此刻的欢庆团圆。过传统节庆,有益于增进民族向心力。”在首博元宵节延时活动上,芳华讲解员邵杰以“抗疫”为引题,分享了传统节日如何蕴藏了家国情怀。她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沃土和基石,需要代代相传、好好保护。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里,观众了解了元宵节的历史、习俗,还从古典诗词、灯联中感受到元宵节的魅力。

据悉,26日晚间延时开放的博物馆还包括古代钱币展览馆、北京石刻艺术馆、古代建筑博物馆、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等。截至26日晚,北京第12届“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圆满落幕。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