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故事梗概(第三十四、三十五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夏至

2021-03-15 18:15 语音播报

文娱

第三十四集

陈独秀一夜无眠,写下《研究室与监狱》。与此同时,李大钊也一夜未眠,开始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继续上街发表演讲,在众人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学生们上街了,长辛店的铁路工人上街了,北京的市民们上街了,上海工人罢工了,五四运动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徐世昌最终被迫让步,同意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并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学生们相拥而泣,高呼“我们胜利了!”

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的同人又坐在了一起,众人对于中国未来应学习借鉴哪一国的发展方式再次发生争执。散会后,陈独秀向李大钊表达了自己对《新青年》内部思想分裂的担忧,并表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感兴趣,想开始重点研究。李大钊很高兴,向陈独秀详细地阐释了自己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陈独秀备受启发。

箭杆胡同陈独秀家,陈独秀刻意让高君曼做了一桌徽菜,请李大钊和胡适吃饭。酒过三巡,陈独秀请陈延年朗读《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说了三点说明:一是把学生运动拓展为社会运动、群众运动;二是明确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三是公开宣称,当局如不尊重民意,我们直接行动,以图实现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李大钊闻之分外激动,表示自己愿意亲自去散发这张传单,遭到了胡适强烈反对,陈独秀、李大钊与胡适再次发生争执,最终胡适无奈向陈独秀、李大钊妥协让步,并同意将此宣言翻译成英文。

胡适醉酒回家,李大钊与陈独秀密谋撒传单计划,陈独秀叮嘱不要让陈延年知道。

 

第三十五集

胡适醉酒回家,李大钊与陈独秀密谋撒传单计划,陈独秀叮嘱不要让陈延年知道。

京师警察厅,吴炳湘命令张丰载时刻监视陈独秀,抓住陈独秀。

李大钊将传单印刷好,并做好斗争与牺牲的准备。

陈独秀赠诗送别易群先,鼓励年轻人革命就要不惧怕失败,高君曼与陈延年觉得他不太对劲,面面相觑。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别前往天桥新世界游艺场和城南游艺园散发传单。

晚上10时,正是新世界商场最热闹的时间。陈独秀将高一涵支到楼下,自己一个人上了屋顶花园,一把一把地将传单撒向下面露天电影院里正在看电影的观众。而张丰载早已在此部署好了警察,警察们冲上屋顶,将陈独秀摁倒在地。

城南游艺园,李大钊和邓中夏按照计划散发传单,并在赵世炎、葛树贵等人的帮助下安全撤离。

时钟指向11点,陈独秀还没回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队警察闯进陈家。警官出示了搜查证,说陈独秀涉嫌扰乱社会治安,已被拘留,奉命搜查。

高一涵跑回红楼图书馆,告诉李大钊陈独秀已经被捕,此地不能久留,让他赶紧出去躲一躲。李大钊想救陈独秀,坚决不肯离开北京。正在几人僵持不下之时,陈延年跑来告知众人陈独秀已经拘禁的消息,并告知李大钊警察正在到处找他。众人意识到形势严峻,强行把李大钊带走了。

第二天,陈独秀在新世界被捕的消息传了出来,举国震惊。

京师警察厅,吴炳湘亲自审讯陈独秀。警察要动粗,被吴炳湘制止。陈独秀提出要看书和写东西,吴炳湘同意。

河北昌黎,李大钊暂避在五峰山韩文公祠,给邓中夏和赵世炎写信,分析形势,指示刚刚成立的全国学联要利用陈独秀被捕这件事进一步发动民众,实现逼迫反动政府拒签巴黎和约的最终目的。

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开会,胡适主动要求负责两个杂志的编辑。众人最后决定《新青年》停刊,《每周评论》暂由胡适接手。

营救陈独秀的活动在全国展开了。学生演讲团呼吁各地民众团结起来,敦促政府释放陈独秀、拒签巴黎和约。

总统府内,钱能训向徐世昌递交辞呈,称陈独秀、李大钊和他们领导的学生运动是洪水猛兽,代表的是一股潮流,根本阻挡不了,徐世昌被迫表态政府接受民意。

天津,周恩来倡议把天津学联和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骨干组织起成立觉悟社,得到马骏、邓文淑、刘清扬等的大力支持,他们还准备去向李大钊请教。

巴黎,陆征祥未得到北洋政府撤销签字的回电,和顾维钧、王正廷等人一起商议。

《觉醒年代》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