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故事梗概(第四十、四十一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夏至

2021-03-18 17:00 语音播报

文娱
进入
艺绽
看更多
+ 订阅

第四十集

陈独秀回到北京家中,吴炳湘来访。吴炳湘对陈独秀说,现在陈独秀可是保释在家,若有外出,务必得报请批准后才可成行。

吴炳湘走后,陈独秀敲开胡适家门,并让江冬秀通知《新青年》同人。不一会儿,李大钊、鲁迅、钱玄同、高一涵等都来了,大家共同商讨陈独秀是否需要赶快离开北京。

经过和大家商讨后,陈独秀认为上海的政治环境相对好一些,想接受南方政府筹办西南大学的聘书前往上海,并提出了把《新青年》带到上海。胡适再次批判陈独秀言论出格激进,并反对《新青年》出走上海,而其他所有同人编辑则均表示支持陈独秀的决定。大家正商量时,高君曼匆匆跑来,说警察又来询问陈独秀下落。

李大钊要陈独秀想办法立即出城。胡适匆忙拿出了家里的花雕,陈独秀与大家一一把酒话别后,与李大钊一起乔装出走天津。

马车里,陈独秀与李大钊交流了对形势的看法,主要观点基本一致。李大钊提出了“他与陈独秀到底想要什么”的讨论主题并畅谈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陈独秀颇有同感,两人达成了建造一个能够凝聚力量的组织和领导核心的共识。

张丰载来到陈独秀家搜查,发现陈独秀出走。此时,被陈独秀狱中放飞的白鸽英英飞回陈独秀家中,给高君曼、子美、鹤年带来了希望。

吴炳湘得知陈独秀出走后,惊怒交加,差人去找胡适要人。

天津的海河岸边,陈独秀与李大钊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帐篷和无数流离失所的难民。在了解了难民的悲惨境遇后,两人痛彻心扉,泣不成声。陈独秀、李大钊对着难民们宣誓,并约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筹建共产党的组织,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胡适转达了陈独秀给吴炳湘留下的善后办法,吴炳湘颇为感动。

毛泽东来到北大看望李大钊。

第四十一集

毛泽东来到北大看望李大钊,也向李大钊汇报了他发起驱除张敬尧活动的进程。李大钊直言他和陈独秀已经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建议毛泽东多了解俄国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的思想,把改造湖南放到改造整个中国社会的大方案去思考。毛泽东表示立刻加入学习《共产党宣言》。

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亢慕义斋,作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办公室。蔡元培来到亢慕义斋与李大钊交谈,恰巧毛泽东也在,且表示下个月将去上海见陈独秀先生,蔡元培让其代为问好。蔡元培走后,李大钊召集学生,开始上课,探讨《共产党宣言》,俄共代表维经斯基也来为大家做俄国情况的分享与介绍。

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陈独秀重新挂起了《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汪孟邹感叹兜兜转转一圈,《新青年》又回来了。陈独秀则表示,《新青年》和陈独秀虽然都回来了,但是已经不是原来的《新青年》和陈独秀了,都将在此获得新生。

青年周恩来带领觉悟社成员因组织示威请愿被捕,在监狱中完成了思想的裂变。

陈望道拜访陈独秀,陈独秀将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交给他,并请他将其翻译成中文。

北京大学,维经斯基与李大钊交流沟通,提出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只停留在思想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上,力促中国尽快成立无产阶级政党。李大钊为其推荐了陈独秀。

浙江义乌,陈望道躲在自家柴房中翻译《共产党宣言》,翻译得太投入,误将墨汁当成红糖蘸了粽子吃,称墨汁的味道是真理的味道。

上海,俞秀松和施存统来陈独秀家拜访,表示愿全力协助陈独秀筹备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望道送来译好的《共产党宣言》,大家都很兴奋。此外,陈望道还带来维经斯基的见面邀请。

次日,陈独秀与维经斯基在俄共翻译杨明斋的帮助下,亲切见面,友好会谈。陈独秀强调,中国党是中国党,俄国党是俄国党,二者可以合作,不能合体。维经斯基的到访,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准备工作给予了很多帮助。

陈独秀主持上海工人俱乐部夜校学习,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陈望道发表演讲,“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觉醒年代》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