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10:06
从2017年4月2日来到雄安新区容城县奥威路100号奥威大厦报到算起,在“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现任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发改组组长的高小嵩已度过了整整四个春秋。
“来了以后,特别简单,就告诉你三楼这是你的办公室,楼上是你的卧室,食堂也在三楼,然后就开始上班了……”四年前的今天初到雄安的每一个细节,此刻仍然历历在目。
包括高小嵩在内,当天从北京来雄安新区报到的四个人,是第一批从北京调往雄安新区管委会挂职的干部。
高小嵩 本报记者刘英文摄
2011年留学归国,高小嵩便进入中咨公司。“中咨是央企里唯一一个咨询公司,长期给国家发改委的重大战略提供咨询服务。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肯定需要一些在北京从事过固定资产投资的人员。”高小嵩告诉记者,实际上在2016年雄安新区尚未设立时,他就接到了准备去河北“挂职”的通知,当时便感觉到可能要有一些“大动作”。
就在高小嵩来雄安新区报到4天后,2017年的4月6日,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作为最早来雄安工作的人中的一员,正如同亲眼目睹一个新生命的成长,高小嵩真正见证了雄安的一切在四年间“从无到有”的历程。
“我们刚来的时候,晚上7点以后天一黑,大街上连个人都没有。饭店8点基本就可以打烊了,9点以后再想出去撸个串,根本没地儿。现在不一样了,新区人多了,繁荣起来了,光工地上就有超过十五万人。你看那些央企也都来了,项目落地前期的设计、法务、咨询、会计……配套的各方面人员都来了。”
高小嵩所在的改发局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核心的宏观调控部门,他的专业恰好又是与重大项目落地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新区设立之初,高小嵩和同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各大央企进行对接。“每个央企是干什么的,想跟新区搞什么合作,我们得给省委省政府报告。就是白天开会,晚上写报告。”这样几个月下来,高小嵩足足瘦30斤。
建设中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它的南侧就是雄安新区管委会所在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雄安新区在2019年开始从规划转入建设阶段。高小嵩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介绍,2019年和2020年,雄安的建设主要围绕外国骨干交通、生态防洪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治理进行,“2021年的建设重点是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及市场化项目的落地。”
也就是说,在历经四年充分铺垫之后,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头戏——非首都功能疏解,即将在2021年上演了。
高小嵩透露,2019年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额约为470亿元,2020年达到近1000亿元。2021年,雄安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
“四年了,新区建设画卷徐徐铺展。未来,新区能够成为一个标杆,去引领整个中国或者乃至全世界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对此充满信心。因为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从零建立起来。我们所有的理念都是最新的,将要真正打造一个未来城市,更好地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它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高标准的蓝绿空间和生态环境,充满智慧元素,宜居宜业……这都是其他任何城市无法比拟的。”高小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