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租赁活动持续回暖 吸纳量创近年单季最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4-30 21:32 语音播报


2021年一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国内经济形势企稳回暖,北京商业地产市场持续平稳运行,TMT、金融等多个行业的租赁需求逐步回升。中指研究院预判,尽管市场持续恢复活力,但预计市场在未来较长时间里,仍将面临去化压力。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CREIS中指数据·写字楼版

整体向好政策加持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1年一季度,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15.9亿元,比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4.6%。服务业稳步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4.5%,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优势明显,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固投方面,全市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同期增长9.9%,两年平均增速为4.8%。分行业看,制造业增长5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9.2%。

同时,北京在一季度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绿色智慧能源等为未来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并界定多个未来重点发展新区及区域产业发展细分方向;另外城市更新任务特别提到:鼓励市场主体利用老旧厂房发展科技研发、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有序推动700处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腾笼换鸟。推动约500万㎡超十年楼龄甲级写字楼升级改造。

开年一季度,在宏观经济企稳回暖的大环境下,北京写字楼市场也迎来了整体向好的趋势。

 

供需两热

丽泽区承接部分外溢

开年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供应仍在大幅增加。

中指研究院表示,从办公楼开发经营情况来看,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4%,全市办公楼新开工面积为25.7万㎡,增长31.1倍;竣工面积为37.1万㎡,增长7.1倍。

上述研究院预计,2021年全年北京写字楼市场新增供应超130万平方米,且约七成位于新兴区域。根据CREIS中指数据·写字楼版的监测数据,一季度,北京丽泽(金唐西联大厦、远洋锐中心、平安幸福中心)以及亚运村-奥林匹克区域(北投投资大厦)迎来4个新增甲级写字楼项目,为市场带来约47.3万平方米的新增办公面积。

需求方面,虽然一季度是传统淡季,但市场需求的稳步回暖推动租赁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从大宗租赁的成交行业来看,TMT和金融依然是北京写字楼市场需求主力。根据一季度的大宗租赁成交情况,TMT(43.01%)、金融业(14.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04%)为成交的前三大行业。

从一季度租赁成交区域来看,丽泽区域的表现在所有子市场中位列首位,承接了部分金融街商务区外溢需求。在租户普遍关注成本控制的大背景下,丽泽区域的快速去化一方面源于区域的政策定位、高性价比、交通通达性、配套逐步完善等优势,另一方面丽泽区域有着足够的高品质办公楼宇资源供大型机构进行选择。

 

平均租金同比下降 空置率超30%

一季度,北京全市写字楼租金、空置水平企稳。从租金水平来看,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平均日租金为每天6.77元/平方米,平均租金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62%。

从商圈层面看,北京核心商圈(金融街、CBD、中关村等)市场租金微降0.1%至每天12.89元/平方米,空置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10.6%。新兴商圈(丽泽、通州商务区等)的平均租金为每天7.87元/平方米,空置率达31.0%。

2021年以来,北京经济正逐步走出疫情阴霾,实现“V型”复苏。年初,北京“十四五”规划发布,北京未来发展蓝图进一步清晰和明确。以此为契机,北京办公区域格局多中心化加速,丽泽、通州等商务区亦进入快速发展期。尽管短期内仍将面临新项目入市带来的去化压力,但在“十四五”规划打造“产业+园区”协同开放的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加持下,北京写字楼市场的基本面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房产家居

编辑:张鑫宇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