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假期 莫忘防疫
北京日报 | 记者 京平

2021-05-01 07:03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正值“五一”小长假,各地旅游出行呈现井喷。北京作为首都,也是最热门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进出京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

防疫提醒看似“老生常谈”,却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全球疫情依然处在大流行阶段,特别是近期印度等国疫情急剧恶化,多地出现三重变异病毒,我国也接连检出多例输入确诊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压力极大。加之今年“五一”假期时间较长,群众出行意愿强烈,人员更易密集流动,客观上也加剧着病毒传播的现实风险。无论是从哪方面看,首都疫情防控工作都远未到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时候,绝不能“一放了之”。只有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抓好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才能让市民群众过节放心、生活安心。

疫情防控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眼下,做好假期大人流应对准备,关键还是要坚定不移压实“四方责任”。一方面,继续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管控,严格执行入境进京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稳步有序恢复直航北京国际航班,严格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运转顺畅、安全有序,同时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态势和疫情输入情况,视情及时采取压减、熔断等措施。另一方面,统筹安排好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动态发布出行预报,引导市民错峰出行、绿色出行。重点加强公园景区、高速公路、交通场站、压力集中路段的疏导管控,确保交通运行平稳有序。商超、公园、景区、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更要坚持“防疫第一”,严格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杀等防控措施。克服麻痹思想、戒除懈怠情绪,防疫堤坝才能稳固坚实。

常态化疫情防控,在于措施手段,也在于社会心态。“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首先就是要防松劲。充分享受假期,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对广大市民来说,科学佩戴口罩,排队保持“一米线”,勤洗手、多通风、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要继续保持,不给病毒可乘之机。与此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行程,尽量错峰出行,遵守景区预约、限流规定,积极配合登记、体温测量等防疫工作。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也应充分利用假期空档尽快安排接种,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再添一层保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做好服务保障,夯实防控意识,坚持良好习惯,我们一定能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假期,也一定能稳固抗疫成果,确保城市生活始终安全有序。

北京“五一”小长假,请看这份出行攻略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