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14:29
5月6日22时许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断臂再植第5天
当心心念念的妈妈出现在眼前时
只会在换药时偶尔叫两声的小麦(化名)
激动得放声大哭
5月6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小麦和母亲见面。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4月30日20时许
和田县拉依喀乡库木艾日克村
就在一家人忙着给地里核桃树打药时
7岁的小麦无意间
将手伸进了拖拉机的皮带轮中
整个右臂被扯下
看着小麦的断臂
妈妈苏迪乌麦·伊敏托合提
瞬间瘫软、动弹不得
她拼命地冲小麦的舅舅喊
快送孩子去医院
在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下
5月1日凌晨
小麦被送至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救治
赶在断臂再植最佳时间内
接通了血管
目前,身体状况平稳,右手明显消肿
5月6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护人员记录小麦手臂恢复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6日
身体稍稍恢复后
苏迪乌麦在姐姐的陪同下
来到乌鲁木齐
母子俩见面的那一刻
脸贴脸哭了许久
5月6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小麦和母亲见面。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情绪渐渐平复后
小麦一边用小手整理着妈妈的头发
一边安慰道
妈妈不哭,你看
我的胳膊正在慢慢地好
这里的医生叔叔和护士姐姐
都对我很好
5月6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细心照顾小麦。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病倒那几天
除了和小麦通话
卧床的苏迪乌麦
每天都关注医护人员救治小麦的新闻
医生24小时轮流值守
护士三班倒看护
多学科专家共同为小麦病情把脉
……
看着看着便泪流不止
苏迪乌麦说
今天亲眼看到,心里更踏实了
没想到儿子恢复得这么好
5月6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护人员观察小麦的手臂恢复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当日23时许
在病房等了一个小时
苏迪乌麦见到了
刚下手术台的主治医生黎立
她疾步上前
将一袋干果塞到黎立手中
“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干果是她从家里带来的
除了两件换洗衣服和一包给小麦的糖果
她此行随身的两个大包里
塞满了给医护人员带来的干果
5月6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苏迪乌麦将一袋干果塞到主治医生黎立手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见到黎立
小麦又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他伸出左手
向黎立竖了一个大拇指,还击了掌
这是他和黎立约定的加油方式
连日来
断臂男孩牵动人心
众多网友纷纷留言
盼望小麦康复,点赞生命接力
血脉相连 命运与共
几天来,众人合力救助和田地区7岁维吾尔族男孩小麦(化名),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让无数人震撼与感动。有网友感慨,在每个环节的每个人,他们帮助受伤断臂的小巴郎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是的,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就是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一家人。
从男孩受伤到接受手术,救治黄金时间只有8个小时;从和田到乌鲁木齐要跨越三千里,还有医院到机场、机场到医院的路途。在这场同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中,很多人与患儿素不相识,但给予孩子的却是家人般的温暖,是浓浓的骨肉亲情,是超越民族界限的人间大爱。这股爱的力量是那么无微不至,又是那么强大可靠,它拯救的是小麦的生命健康,改变的是小麦的前途命运,而彰显的则是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与担当。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新疆,无论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抗击疫情的战场,还是今天各民族像对待亲人一样共同救助小麦的生命接力,无不昭示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最大的福祉。在这个动人故事的背后,回荡着时代的主旋律,反映着最真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大地的生动实践,蕴藏着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能凝聚起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
小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