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两年建成电动车充电设施435处,充电口超五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2021-05-21 17:41 语音播报

城事

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是公众最近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进电梯的情况下,室外充电设施怎么建设,成为话题的焦点。记者5月21日从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石景山区探索两种建设模式,两年建成电动车充电设施435处,充电口达5019个。

石景山区在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政府主导、统一标准、项目化实施的模式,二是社区、物业等单位自筹自建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下,2018年、2019年,石景山区政府连续两年投入2200万元,由区消防救援支队牵头、社会公司统一代建,区公安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区城管执法监察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委、供电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配合,共建成223处智能电动车充电设施,充电口2686个。

这些智能电动车充电设施覆盖石景山区98个社区,覆盖率为65%,建设比例高的前三位是:广宁、八角、金顶街,分别为100%、83%、75%。

自运行以来,智能电动车充电设施共累计发现异常充电启动断电措施3523次,有效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2018年3起、2019年2起、2020年4起——全区电动车火灾发生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得益于智能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和消防宣传,2019年,石景山区居民“电动车可能发生火灾的知晓情况”位列全市第一。

政府主动建设的智能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坚持“便民、安全、公益”的原则。便民,即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收费方式灵活,可采取刷卡、投币、微信、支付宝、APP软件等多种方式。安全,即电动自行车充电棚采用不燃材料搭建,配置灭火器、安全使用提示、摄像头等设施。公益,即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费用按照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标准收取。

除了政府主导建设的223处,石景山区还有社区和物业自建的电动车充电设施,两方面加起来共有电动车充电设施435处,充电口5019个,按照全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2.4万辆计算,已建成充电口配比率达到1:5。

经对前期电动车充电设施摸排和各街道当前充电设施覆盖率的情况,石景山区相关部门今年还将持续做好12345居民反映强烈、覆盖率低的地区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