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齿轮助力“祝融号”在火星爬坡下坎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航

2021-05-22 14:15 语音播报

热点

经过漫长的太空飞行,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完成火星环绕后成功着陆,迈出区域巡视探测和相关工程实践的第一步。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离开着陆巡视器,踏上火星表面。

火星表面地形复杂,探测器上的“祝融号”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这一切离不开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的支持。没有它,火星车就如断线的风筝。这次为“祝融号”保驾护航的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江南群建精密公司承研。

耐极寒抗冲压,小型“传动器”作用大

如果将“祝融号”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这架马车忠诚的“车夫”。

在此次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其中夹角调节用减速装置、离合器机构用减速装置各2台。该装置不仅体型小,而且重量轻,每台约重250克。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地貌,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

在天问一号探测器飞往火星的漫长旅途中,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要在空间和体积的严格控制下,满足高强度冲压、极寒高温等多方面的苛刻要求。这对产品的材料和性能提出了考验。

重重困难也要“使命必达”,项目团队花了整整半年时间,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火星条件下产品所承受的瞬间冲击、零件润滑和耐磨、材料硬度等多道难关,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上百次验证,拒毫厘之差

从正式接到项目,到模样验收,研制小组夜以继日全力以赴,比原计划提前了近3个月。

模样阶段验收后,北京某院反馈产品验证情况,指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产品耐磨损时间不够长、润滑方式有缺陷。针对两大技术难点,攻关团队累计组织3次大型论证研讨会、内部技术研讨会10余次,开展台架跑合试验60余台次,开展热处理工艺验证32炉次,开展低温环境模拟试验18炉次,验证润滑方案5种……终于在项目模样转初样阶段前探索出了合理的技术实施方案。

无条件拒绝产品毫厘之差。在团队成员看来,只有每一道工序都通过有效验证,产品的精度和性能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他们通过设计制作不同的加工工装,根据现场加工情况调整工艺参数,减少机械加工对变形的影响。在热处理方面,通过反复多次试验,找出变形规律,找到变形最小参数。技术人员为使产品性能达到要求,一个产品就要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试验,最终确定工艺方案。

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认识一个新的事物就是试错的过程,航天却不给你很多机会去试错。”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贺志斌坦言。

借助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项目,群建精密不仅在航天产品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多项新技术在国内首用于空间项目,同时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新工艺的使用。

您好,火星!

编辑:高珊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