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AI战略基础设施!北京发布全球最大智能模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奇茹

2021-06-01 18:22 语音播报

热点

6月1日,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性人工智能顶级盛会2021北京智源大会在京举行。打造我国人工智能战略基础设施,构建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在会上正式发布。

智能时代的“发电厂”

智源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介绍,AI大模型相当于“发电厂”,将数据“燃料”转换为智能能力,驱动各种AI应用。如果将大模型与所有的AI应用相连接,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智能能力,全社会将形成一个智能能力生产和使用的网络,即“智网”。大模型对于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将基于大模型形成类似电网的变革性AI产业战略基础设施。

目前,国际主流的大模型主要基于英文语料研发,智源研究院作为AI基础建设的先行者,成立了由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唐杰教授领衔,100多位科研骨干共同参与的“悟道”团队,启动面向中文的大规模智能模型研发工作。

据悉,“悟道”旨在打造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的认知智能,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实现超越图灵测试的机器认知能力。目前,“悟道”模型的多项应用,在诗词创作、做对联、文本摘要、人设问答、绘画等方面,都已接近突破图灵测试,可与人类一较高下。

通过一系列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本次发布的“悟道2.0”实现了“大而聪明”,具备大规模、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悟道2.0”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此前推出的超大模型GPT-3规模的10倍,打破了之前由谷歌预训练模型创造的1.6万亿参数记录,是目前中国首个、全球最大的万亿级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悟道”的基础算法是在神威国产超算上进行的训练,实现了100%国产代码。

冬奥或用上AI手语播报员

唐杰介绍,在科学研究领域,万亿参数的超大模型有助于科研人员在数据中理解智能机理,探索认知智能的“无人区”。他举例解释,“几年前,当你问AI清华北大谁更好,它给你的答案很可能是从某个网络平台上复制来的。如今再问同样的问题,它的回答结果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极具创意。”

在产业发展方面,“悟道”将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比如说新闻行业,新华社与我们合作后发现,只需要在通用模型上进行微调,就能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新闻。”唐杰说。

他透露,今年年底,基于“悟道”开发的AI虚拟手语播报员就将推出。过去,人类播音员以每分钟250字到300字的速度语音播报新闻,手语无法做到逐字逐句翻译,因此播报员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对语音进行理解、摘要,并将精简理解后的内容用手语表达出来。而人工智能构建出的虚拟播报员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这一过程,用3D手势进行手语播报。据悉,该技术有望在冬奥新闻播报中落地应用。

北京抢占人工智能前沿

当前,超大规模的预训练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热点和竞争的焦点,有望引领未来五至十年的技术跃迁,并带来全新的产业模式。为迎接“大模型+大算力”时代的到来,北京市支持智源研究院牵头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打造“悟道”系列模型。

智源研究院还启动了“悟道之巅”模型应用大赛,鼓励各类创新机构及技术人员基于“悟道”大模型开发新颖实用的智能应用,赋智更行业发展,同时不断发掘和培育基于超大规模智能模型的创新企业,推动本市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在前沿研究、人才发展、应用示范、资金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加快建设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持续推动智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目前北京已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500余家,人工智能学者超过四千人,产业人才超过四万人,论文的发表和专利的申请量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人工智能人才、成果、企业集聚的强磁场。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