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 18:18
今天(6月3日),风云气象卫星家族喜添新成员——风云四号B星(官方昵称“风宝”)。在风云四号A星的基础上,B星进行了系统升级优化,是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
风云四号B星将续接家族使命,与风云四号A星携手发挥防灾减灾“前哨”作用,挖掘生态遥感数据“宝矿”,拓展风云家族全球服务的“版图”。
眼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及其造成的危害愈发严重。纵观风云家族的综合观测“大业”,风云四号B星的加入让家族的观测网更加细、密、实、快,能给数值预报模式投喂更高频次、更高分辨率、更低延时的三维气象卫星观测数据,给气象预报预测以有力支撑,帮助预报员更灵活地观察台风、暴雨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结构及其演变的精细化动态,也让短时强降水、飑线、雷暴等小尺度、短生命史、破坏性大的强对流天气更容易被识别、捕捉。
▲暴雨监测: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8月12日监测京津冀暴雨
▲寒潮监测: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12月30日监测寒潮天气、积雪以及海冰
▲台风监测: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8月26日监测的台风“巴威”
▲高温监测:风云三号D星于2019年7月24日监测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汉大部、江南中西部、华南局部等地大面积的地表高温
除了多变的天气,突发事件救援、河湖遥感评估、森林草原山火扑救等防灾减灾效益愈加显现。作为天气和灾害预报最重要的数据源,风云卫星防灾减灾“前哨”作用会更多更广。
▲火情监测
▲积雪监测:风云三号D星于2020年2月7日监测京津冀地区积雪覆盖情况。
在广阔的高空,风云家族24小时不间断监测巡防,将地球系统各类细微变化的动态信息尽入囊中。
打开“锦囊”,风云家族获取的长时间序列资料宛如一个“宝矿”,通过数据挖掘和大量地对比统计分析,生态系统变化的规律逐渐浮出水面,环境治理的“良方”一一问世。透过风云卫星,也看到了“大美中国”的底色。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喜马拉雅山
随着风云四号B星“持证上岗”业务化应用,更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观测数据和产品,将与地面观测、预报预测等多源数据一起“冶炼”,在大气环境、水生态环境、陆地生态环境、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等领域研发更多定量“宝物”,为生态和环境监测治理提供“良计”,助力“扮靓”美丽中国。
▲植被监测
▲沙尘强度监测
▲霾监测
作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重要成员,风云家族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
如今,使用风云家族观测数据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18个,其中包括83个“一带一路”国家。风云四号B星将续接家族使命,与风云四号A星携手拓展风云家族全球服务的“版图”。
▲干旱监测: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4月1日-30日监测云南省及中南亚部分地区干旱。
▲沙尘监测:风云四号A星于2017年5月4日监测东亚强沙尘天气。
▲火山监测: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1月12日监测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喷发。
▲全球植被监测
风云四号A星定点于东经105度,而B星则将定点于东经123.5度。当双星合璧,观测范围将西达非洲,东逾太平洋国际日期线,不仅完全覆盖我国国土面积,且囊括了西太平洋、南海等更广阔区域。
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