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19:57
德国作家W.G.塞巴尔德处女作《眩晕》近日由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继《奥斯特利茨》《移民》《土星之环》后,第四本塞巴尔德虚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6月5日,《眩晕》中文译者徐迟做客晓书馆,对话小说家孔亚雷、青年创作者瞿瑞,三人一起“幸福地聊一聊”这位现代文学最后的大师。
对中国读者来说,W.G.塞巴尔德这个名字略感陌生,但在欧美,他是比肩托马斯·曼和博尔赫斯的大师,是被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级别的作家。
《眩晕》是塞巴尔德创作的第一本虚构作品,也是整个塞氏文学宇宙的源起之作,但就写作的成熟度来说,却是一本不像处女作的处女作。
青年写作者瞿瑞说,“塞巴尔德某种程度上讲,属于二战幸存者的后代。他笔下的故事大多也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大多也聚焦于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在历史的阴影中,人是如何持续受到伤害,并且走向死亡的?”
曾经给塞巴尔德写过书评的孔亚雷,注意到了这位作家在写作上的突破。“他没有采取传统小说的那种写法,他写的东西很像散文,很像一个回忆录,也很像一个非虚构的作品。”孔亚雷坦言,自己看塞巴尔德的书看得很慢,因为“里面没有什么情节推动,但每个场景都很美妙,这和传统小说太不相同了。”此外,图像是塞巴尔德的一个特点。在瞿瑞看来,“塞巴尔德通过照片,唤醒了我们对于过去某个瞬间的临在感,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1944年,塞巴尔德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在战争所致的阴影下长大成人,他深信,德国新近的历史,是一段不可直接书写的历史,它使人丧失了伦理与理性的思考能力,这些恐惧只能间接叙述。据介绍,2019年,塞巴尔德绝唱之作《奥斯特利茨》以全新面貌面世,由这部作品开始,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正式将这位文学大师的作品,整套引入国内文学世界,成名作《移民》和代表作《土星之环》连续以中文首译姿态登场,《眩晕》的压轴出现,将塞氏文学宇宙拼凑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