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的秀池和群明湖是怎么来的?它们和冬奥会有怎样的联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沈沣 蔡岫 袁新雨 姜宝君 作者 沈沣 蔡岫 美编 冯晨清

2021-06-14 22:38 语音播报

深读

去首钢园,走阜石路,一路向西,像是一头扎进了西山的怀抱里。

漫步首钢园,追寻北京百年的工业记忆。随着张家口的龙关、宣化一带发现了铁矿,龙烟铁矿公司在1919年成立,公司选址在石景山建炼铁厂,这就是首钢的前身。1919年至1949年的30年间,石景山钢铁厂举步维艰,仅生产了28.6万吨铁。所谓钢铁厂,有名无实。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首钢也获得了新生。要说北京钢铁工业在当时毛主席的心里有多重,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以沛在采访中,为我们讲了个故事:解放初期,每年国庆都会在天安门广场搞群众集会,当时的彭真市长向检阅游行队伍的毛主席介绍游行队伍时说,这是饭馆服务员方阵,这是澡堂子工人方阵。主席听后若有所思,下决心改变工人结构,要有真正的产业工人,拿掉老北京“纯粹消费城市”帽子,提出“北京要有钢铁工业,要有石化工业。”首钢建厂之后,几乎每次天安门的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首钢工人方队的身影。

群明湖边的滑雪大跳台

绕过三高炉,上了群明湖大街,望着蓝天掩映下的石景山,一路往南就能看到群明湖了。群明湖水是炼铁厂高炉生产循环冷却水,冬日湖面不结冰,往年都有数千只绿头鸭在此栖息。首钢大搬迁之后,群明湖水冬季开始结冰,绿头鸭就很少到此过冬了。近两年,随着群明湖进行升级改造,湖水倒移,绿头鸭又再次飞回群明湖。如今,群明湖边最重要的建筑便是滑雪大跳台,它在静静等待属于它的重要时刻的到来。

京畿红迹——寻访北京的100个红色地标

编辑:杨昌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