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1921》的无障碍放映太感动!演员韩东君、刘家祎表态要当志愿者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云儿

2021-06-29 20:10 语音播报

文娱

“李达激动地起身:‘请允许我背诵一段《共产党宣言》,以表达我激动的心情……’”银幕上的画面和普通电影并无二致,但全程都有旁白描述画面中的场景、人物。6月28日,100多位视障观众一起观看了由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团队配音的电影《1921》。这是北京第一次在电影首映式上放映无障碍版本影片,实现了一部电影的普通版本和无障碍版本同步上映。该片联合导演郑大圣和主演王仁君、韩东君、刘家祎等与观众互动交流。

从进影院到散场,这场无障碍放映全程都有志愿者的陪同引导。随着放映的进行,观众们很快在旁白的带领下进入剧情,回到一百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观众的心情也随着剧情起伏:看到李达巧妙躲过法国巡捕时,大家都忍不住笑了;看到“中共一大”代表们夜聊革命理想,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当片尾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观众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视障观众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向影院走去

“我到现在都非常激动,电影里的这些热血青年比我大不了几岁,但他们在严峻的环境下勇敢选择去完成一项崇高的事业,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把此刻的激动、感动、心动,化为今后努力的行动!”北京市盲人学校学生孙铭晗眼中含泪说道,“我知道拍电影、制作无障碍版本的过程非常不容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能看懂你们的讲述、看懂你们的表演,谢谢你们。”

“光明影院”项目学生志愿者蔡雨说:“我们之前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视障朋友能和普通人一起走进同一家影厅、观看同一部电影。今天,这个梦想照进了现实。”她还提问导演郑大圣,想知道以后能不能跟包括郑大圣在内的导演有更多合作,让无障碍电影的同步放映成为常态。台上的郑大圣马上回应:“这是必须的。”他说,无障碍电影不光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指标,就电影本身而言,电影从来也都是视听的艺术,“如果一部电影让观众觉得还听得过去,那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们在这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听完大家的分享,片中王尽美的饰演者、青年演员刘家祎主动发言,他说自己是一名大一新生,也可以来做志愿者,还让台下的经纪人赶紧和志愿者团队加个微信。一旁的演员韩东君也马上补充说,他也愿意来做“光明影院”的义工。

“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制作与传播公益项目始于2017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歌华有线、东方嘉影共同发起。该项目以正能量经典电影为载体,在电影对白和音响的间隙,插入对于画面的声音讲述,制成可复制、可传播的无障碍电影。师生志愿者坚持每年制作104部作品,让中国的视障人士在全年的52个星期,拥有每周欣赏2部电影的机会,达到甚至超过明眼人的平均观影频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部署,“光明影院”项目团队为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的32万残障学生赠送40部无障碍电影观影硬盘,以无障碍电影的形式加强对于残障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残疾儿童少年与健全孩子一样,感受优秀影片的魅力,实现文化权利共享。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