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社庆祝建党百年报道气势恢弘爆款频出,官方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亿
北京日报嘚吧嘚 | 记者 于丽爽 叶晓彦 于丁一 李海青

2021-07-02 15:27 语音播报

热点

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主题报道中,北京日报社前后方记者编辑紧密配合,紧张战斗,独家报道密集,爆款产品频出,特刊气势恢弘,为正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京报集团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全媒体报道仗,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了沉甸甸的贺礼!

融媒体报道爆款产品频出

7月1日上午,北京日报客户端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专题报道一经推出,就吸引大量流量,爆款不断。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报道中,北京日报社前后方记者编辑紧密配合,集中刊发稿件300篇,原创稿件100篇,其中独家报道数十篇。其中,叶晓彦小组采写的重点稿件《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看看他们都是谁》,客户端阅读量达到132万,为北京日报客户端创办以来历史最高。另外,北京日报快手号播发的《全北京,向上看》庆祝建党百年大会视频,播放量达3177.5万次;晚报官方微博话题#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阅读量达4亿次。

为了及时准确推送,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客户端编辑部、视频直播编辑部和微博微信编辑部提前几天便开始做准备:与前方每个采访小组及小组成员所在部门充分沟通,提出需要注意的要点,保证每个值班岗位充分了解情况,确保流程清晰流畅;按照直播进度,随时与各采访部门沟通,保障稿件在最好的时机弹窗推送;各相关采访部门主任保持战斗状态,与前方记者密切沟通,随时把关、签发稿件;总编办人员全程配合,在上级部门、前方记者和后方各部门之间穿针引线,保障采访组织、刊发流程顺畅高效。最终,合力作战促使融媒体报道实现极好传播效果,为持续半年之久的北京日报社庆祝建党百年系列专题报道书写了靓丽的一笔。

日报和晚报特刊气势恢弘

在北京日报客户端、视频直播和微博微信不断产生爆款的同时,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报纸端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报道相继掀起高潮。7月1日的北京日报特别厚重,100个版的《致敬逐梦》特刊气势恢弘。特刊从逐梦发端,细细描摹中国共产党寻梦、追梦、筑梦的艰难历程,勾画出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圆梦历程。这是北京日报献给百年大党的一份特殊礼物,也是北京日报创刊69年来一次性推出的体量最大的特刊,整整7个月,编辑部近110名主任、编辑、记者、摄影、美编、检校参与了特刊的采写与制作。7月2日,北京日报推出16个版的大型特刊,全程记录庆祝建党百年大会盛况。

截至6月底,北京晚报近一个月推出100个版“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刊——砥柱”系列特刊,选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等各个时期的历史瞬间,展现革命领袖叱咤风云的光辉岁月,讲述时代楷模勇搏激流的卓越风采。特刊气势宏大,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艰苦曲折、百折不挠的百年征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壮丽史诗。7月1日当天,北京晚报用18个版的规模,以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全面推出庆祝建党百年大会当日报道。7月2日,北京晚报热度不减,推出17个版的庆祝建党百年大会后续报道。

前方记者战斗力全面爆发

为了做好此次庆祝建党百年大会报道,北京日报社提前部署,积极筹划,派出以首席记者于丽爽、叶晓彦等27名记者参与庆祝大会和专场演出现场报道。由于庆祝大会和专场演出高度保密,采访难度极大,为做好报道准备,各位前方记者积极配合庆祝建党百年大型活动各指挥部的资料留存工作,在保障各指挥部工作需要的同时进行提前采访,积累了大量报道素材,为7月1日当天按程序发稿打下了良好基础。最终,前方记者战斗力全面爆发,推出70篇6万余字稿件,20条视频稿件和大量图片,其中大多数均为独家稿件,成为融媒体爆款产品。

半夜11点多发请柬,传达正式大会注意事项

早在5月8日,北京日报社庆祝建党百年大型活动大会报道小组就集结完毕,13个组对接13个庆祝活动指挥部(后增加为14个指挥部)进入前期采访、留存资料阶段。记者们都是“三线作战”,既要完成日常报道,还要完成晚报砥柱、日报逐梦等特刊的采写,同时进行庆祝活动相关采访。对接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布置指挥部(庆广指)和广场参会人员服务指挥部(广服指)这两个最重要的指挥部,两个小组共安排14个文字记者,10多个摄影、视频记者,分别由叶晓彦和于丽爽担任组长。

5月20日开始,进入密集采访状态。对接广服指的采访小组忙得不亦乐乎:去翠湖科技园区采访大会专用口罩的生产;一次次去北京会议中心参加集结疏散部的点长培训、台长培训、车长培训;去顺义燕京啤酒厂,采访人员用品服务包的分装;去相关指挥部采访人员座次安排、票证发放;去市交通委采访车辆的集结和运行图设计;去北京理工大学采访模拟仿真演练等,任务一个接着一个,马不停蹄。

由于各指挥部工作人员对采访管理的尺度不同,给前期采访造成巨大困难:提供的可采访线索少、着急采访的时候得不到通知、采访对象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把握不好等。到6月27日记者集中入住酒店,于丽爽小组完成21篇稿件。

参加二次演练的部分记者

叶晓彦小组负责对接的庆广指涉及设计、工程、演出、鸽子气球等众多项目。指挥部组织的几乎每一次工作环节,都有我们记者的身影,为日后的报道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最终采写文字稿件近20篇,新媒体作品20余条。

合唱团与军乐团的演练都在远郊区,记者们一次次远途采访,不辞劳苦。工程组涉及施工安装,还有大量运输工作,而且经常在夜间进行。熬夜盯工程演练和转运,忍受着重重的油漆和粉尘味儿,记者们毫无怨言。为了不影响工作,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对执行导演、领诵员等关键人物的采访更是难上加难,对执行导演的采访时间就改了五六次。

领诵员爆款产品这样诞生

叶晓彦小组的记者们,根据前期采访积累的大量信息判断,领诵员一定是本场大会的亮点,所以一直在努力寻找采访机会。领诵员最终只上场4名,但有10人备选,被采方要求采访必须10人一起采。记者们多重任务在身的情况下,展示了最强的行动力。当天中午12点接到通知,说下午4点可以采访。仅剩4个小时,文字记者叶晓彦、张楠、孙延安和摄影记者蔡代征、视频记者刘琪榕准时出现在采访现场。从下午4点到当晚9点,整整5个小时,5名记者见缝插针,高效配合,完成了10名备选领诵员和老师、导演的文字采访及图片、视频拍摄。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们与每一位采访对象认真对话,挖掘背后的故事,将十几的人稿件全部提前准备好。7月1日凌晨4点,一到天安门广场,几位记者就专门盯守在领诵员的位置,等了一个多小时,领诵员才出现,确认人选后,立刻通过全组唯一的一部组长手机,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后方,赢得了制作融媒体产品的时间。前方后方精准判断,密切配合,才得以让《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看看他们都是谁》这篇稿件以最快速度出炉,成为爆款。

参加此次庆祝大会和专场演出报道的27位记者归来,都有很多话要说,请听大家的心声。

地区新闻部 于丽爽

我一直觉得我话就够多够能唠的了,这次给26人小组当组长,发现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能24小时不停播、节目不重样的独立电台。一个通知下来,一个人就能冒出十万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出现了,一堆人围过来出主意。把他们散到各自的采访现场,他们又是报社的一把把利器,在媒体竞争中拿回精品。26日开始演练、7月1日解散,拉练式的5天,我们在一起集结、封闭管理、随时更新马上落实各种管理要求、各自采访……

我被推到对面来看记者这个群体,发现他们没有记忆:有再多心酸,转眼必须翻篇;有再多成绩,也要奔赴下一个采访现场。能组团参加建党百年庆祝大会采访报道,是我们所有人的荣耀!心疼我们一秒,继续并肩前行!

城市新闻部 叶晓彦

这是一次最好的爱党爱国精神洗礼,这也是最好的一次新闻采访业务考验。何其有幸,生在中国。不负韶华,继续奋斗。

调查新闻部 孙毅

这次参加党的百年生日庆祝活动报道,每一处细节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的初心不变。从服务到保障,从志愿者到嘉宾,都能感受到党的感怀和蓬勃向上。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觉得,党的形象,通过这次大会,更加立体。永远跟党走,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调查新闻部 魏婧

红旗之中,目睹震撼人心的仪式典礼,我深深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团结奋进而自豪。旌旗引征途,实干见精神,身为一名党员和新闻工作者,我将以此为勉励,立足岗位做贡献,担当作为勇争先。

政法新闻部 张蕾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采了这么多天,审了这么多天,最后写的所有稿子都不让发的采访单位,一度风中凌乱。不过这几天“拉练”一样的集体生活,跟小伙伴们相处得格外愉快,倒是人生中不错的回忆。

五色土编辑部 陈梦溪

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的活动,心中忐忑而兴奋。好在我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同事们一起战斗,温暖而炙热。作为一名记者,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大会,目睹历史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自己的采访报道,汇聚到历史当中。人生短暂,但那一刻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在现场,我们在报道。

地区新闻部 朱松梅

庆祝大会结束,我回到驻地拿到手机,发现朋友圈早已被我们自己的新媒体产品刷屏。揭秘4位领诵、鸽子如何在3分钟内回家、6万张票怎么发放、演出服如何设计……一篇篇稿子一段段视频,生动而深入地展现了这次大会幕后的故事。

良好的传播得益于优质的策划能力。早在一个月前,我们就已经在领导、组长的带领下紧锣密鼓联系采访。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深入采写,最终才呈现出这么精彩的产品。

地区新闻部 李瑶

历经两个多月的采访和准备,七月一日,我们紧贴着祖国的心房,庆祝和见证党的百年华诞。当战鹰从空中飞过,当听到总书记讲话中的铿锵号角,我感到振奋。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记者,我将继续用初心和脚步记录伟大历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体育新闻部 陈嘉堃

从事了十多年体育新闻工作,我是第一次参与体育领域之外的重大活动报道。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盛事,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离开了熟悉的比赛场,走进全新的报道领域,许多方面我需要从头学起,体会到那种刚刚入行的感觉——有一些紧张不安,更多的则是兴奋,这让我重温了走上新闻道路的“初心”。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竭尽所能完成好此次报道任务是责无旁贷的。我坚信,在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建党百年最实际的献礼。

群工内参部 孙延安

感谢领导的关怀,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刚刚成为一名党员的我,就参与到了建党百年的采访报道中去,非常荣幸。跨度两个月的采访,从文章的不断修改,到反复与各方协调沟通后续定稿情况,这其中五味杂陈,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我将继续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将所学的经验运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里,争取不断进步。

城市新闻部 张楠

有幸亲临天安门广场,与同事们一起为中国共产党庆祝百年华诞,倍感兴奋、激动;有幸用自己的报道,为历史留痕,无比幸福、荣耀。

文化新闻部 韩轩

我负责采写鸟巢焰火幕后,但为了七一封闭,不能去看焰火,提前采的内容只能先“纸上谈兵”。所以演出当天我最忐忑,当时好多小伙伴聚在一个屋子里看烟花,全程我心里都疯狂纠结:“这是第几波?图案能不能和采访对象说的对上?”中间第三波烟花被高楼挡住没看到,我又开始叨叨:“方案临时改了?现场演出暂停了?出了什么突发事件了?!那我稿子咋写啊!”得亏有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我心情才没那么紧张。后来补写关于烟花的描述时,回想起当天晚上的场景,真是又绚烂又刺激。

文化新闻部 高倩

建党百年的相关报道,也许是我作为记者的职业生涯里,能参加的最为重要的一次采访。在倍感幸运的同时,更感到责任重大。

这次我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鸟巢演出部分的采访。老实说,因为演出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到位,主创和主演团队像是一块铁板。直到6月20日左右,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也没有任何一个官方的联系方式,甚至连谁参加了这次演出,都只是模糊地听说过。那些天里,我们一直在打电话发微信,不是被拒绝,就是干脆没有回复。

所以,能做成这次采访,真的非常感谢各位采访对象对我们和报社的信任。作为文化演出领域的记者,怎么才能继续走得更远?这次采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同时,特别感谢小组里各位老师的协调帮助。路艳霞老师、广燕帮我和韩轩分担了很多外围的采访工作,大家的沟通非常顺畅。

整个采访过程,辛苦有之,锻炼更有之。能见证、亲历党的百岁华诞,我非常自豪。

视觉新闻部 潘之望

在工作岗位上为党庆生,用镜头记录伟大时代,这是这份职业赋予我的使命与光荣。在天安门广场,我一次次按下快门,记录花团锦簇、旌旗飘扬,记录激动人心的盛典和一张张意志坚定的面庞。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我被现场的氛围感染着,激励着,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努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视觉新闻部 方非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心怀的承诺与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铮铮誓言。

视觉新闻部 刘平

首先本人对于能够参与庆祝建党百年大会报道工作感到非常荣光,虽然之前有很多相似工作经历但绝不敢掉以轻心。政治态度上高度重视,工作中服从报社领队工作安排、业务上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参加演练及正式活动中团结周围新老同事,克服过去大会没有遇到的新情况,大家互相帮扶幸不辱使命。

视觉新闻部 和冠欣

愿用我一天的辛苦和努力,为这盛事增添一缕色彩;愿用我一生的努力和奋斗,为这盛世增添一份力量。

视觉新闻部 白继开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遇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桂科大夫。2012年采写专题报道《走进麻风村》时认识了李大夫,李大夫四十年不懈努力,一生努力做好一件事,让山石屏麻风疗养院成功“摘帽”,成为一个行政村。

视觉新闻部 武亦彬

昨天在天安门广场,国际歌旋律响起,又再度忆及十八岁入党时内心的所想所念,如今,初心仍在,青春依旧,对信念与道路的现实感比之当年有增无减,身处伟大时代,更要踏实前行,成己所是,矢志不渝。

视觉新闻部 程功

能够参与到庆祝建党百年的工作中,让我感动幸运。在采访中结识了许多优秀党员,他们鲜活的事迹让我激动。由此受到的教育,远大于工作本身。

视觉新闻部 张立朝

参加这次庆祝建党100周年采访报道,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底气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

视频直播编辑部 王雅贤

国庆70周年,我在现场见证了最帅天团的阅兵式和最壮美的烟花;建党100年,我又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与青年同龄人一起大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很幸运我能用这种特别又极其珍贵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感受着国家强有力的脉搏,希望下个十年,下个百年,我还在

视频直播编辑部 刘琪榕

在天安门广场,最想念的,是那些未曾谋面却为我们如今和平幸福生活、为祖国和民族光明前途披荆斩棘、鞠躬尽瘁、视死如归的所有中国共产党员、所有人民英雄……

没有他们,哪有我们!

想念你们,你们一定都看到了!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长风破浪确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同时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也非常荣幸,因为所有大众关心的一切都是从我们这里发出的。而且今天在现场,无数观众朋友们纷纷让我们帮他们定格下在广场这百年一遇的时刻,觉得很荣幸。

视频直播编辑部 李俊萱

非常荣幸在天安门广场上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光辉历史时刻。当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的瞬间,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一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视频直播编辑部 亓国梁

与前辈们相比,我的能力和经验显然都还是不足的。我要感谢部门和报社的领导,给了我这次见世面、学本领的机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原来是如此的厚重,我将不忘初心,用行动为党的新闻事业添光添彩。

视频直播编辑部 曾麒

十年前参加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埋下了入党的种子。十年后以党员的身份,在天安门广场庆祝敬爱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时光荏苒,初心不变!当礼炮在眼前轰鸣;当战机从头顶掠过;当数万人共唱红歌……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心潮澎湃又热泪盈眶,是那样的振奋人心又催人奋进!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这群90后“小孩”见证这么多的“伟大故事”。长路漫漫,惟有奋斗。我会用湖南“伢子”的“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头,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跑好属于“90后”的“这一棒”。

视觉新闻部 蔡代征

今年我光荣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更加荣幸地参与了中国共产党成了100年的报道,从朝体到南苑,再到天安门广场,不仅为这次盛会留下珍贵的资料,也为自己的事业留下浓重一笔,所有的汗水和努力,汇聚在闪闪发光的党徽上。感谢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感谢支部对我的培养。

党的生日 人民的节日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