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助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 年轻人重返“空心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7-03 13:17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县域经济不仅是中国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因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传统县域经济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乏力、农村空心化等问题面临转型、升级和重塑。而伴随着短视频与直播的兴起、普及,新型县域经济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会。

今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抖音举办了“短视频、直播与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并在现场发布了《短视频、直播助力新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以抖音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对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服务和催化作用。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短视频创作者“湘妹心宝”正在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当地特产——白溪腐乳。

《报告》中提出,短视频、直播等手段不仅打通了消费者与县域当地的销售链路,促进了城乡之间产品的流通,高效完成了农业“去库存”工作,同时还激发了当地乡村文旅产业、乡村非遗文化产业等县域新业态的活力。此外,短视频及直播带货也给年轻人创造出更多本土创业、就业机会,为人才流失所导致的“空心化”问题提供解决新思路,对于新型县域经济与县域治理的融合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建立城乡消费双向对接

县域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而很多县域企业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信息技术发展有限等因素,在商品销售环节往往只能依靠中间商找寻有限的销售渠道。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交易中,源头商家的议价权较弱,其经营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乡村优质产品难以向外流通的同时,城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受农民收入、乡村物流基建等条件限制,也难以下乡。

此外,在全球市场中,我国传统县域经济通常以“出口导向型”为主,不少县域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国际化的“代工厂”,处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其生存能力与利润水平对于品牌方依赖性较大。在国际疫情形势的影响下,国内大量“出口型”加工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销路不畅等难题。

而短视频、直播加速了信息沟通和商品交换的效率,使买卖双方直接对接,突破了过去销售环节“中梗阻”的同时,也打破了“前店”与“后厂”的物理边界,消费者可以借此深入工厂车间内和产品生产线上,从而增进对商家的信任,提高顾客的转化率。

今年25岁的曾庆欢与她的表哥是湖南省新化县人,因地处大山深处,信息流通不畅等原因,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有限。2019年,兄妹二人开设了抖音账号,将乡间的三餐四季,与原生态的农产品展现给了屏幕前的观众。

在累积了一定粉丝量的基础上,同年十月,曾庆欢开始在抖音电商引入白溪腐乳,并受到了抖音用户的广泛好评。她表示,自己带货业绩最好时曾单场带货40万元,是当地腐乳厂平常三个月的产量。看着直播带货取得的惊人成效,曾庆欢逐渐开始帮助更多农户带货。据统计,她一年就为家乡销售特产400万元,帮农民售出上万斤滞销水果。

可以说,短视频、直播带货为众多县域农户打开了销售通路,从而为农户增加创收渠道。县域商品有人买,县域农户能消费,城乡生产消费力的双向对接也成为可能。

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当前,农业仍是诸多县域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许多县域都在积极尝试形成产业区、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服务当地特色产业。

在这一背景下,《报告》提出,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正逐渐成为一些县域产业带的“标配”,县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借助抖音上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产业带上的商家能够整合分散的用户需求、接触到更庞大的市场、更新颖的销售模式,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所处产业带的转型创新。

此外,作为新型产业及消费形态,乡村旅游已成为县域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各个乡村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乡村打造旅游品牌形象就需要更为高效的媒介来推广。

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则降低了用户内容创作的门槛,可以更为生动地呈现县域美景、美食、传统习俗等地方特色,帮助用户打响乡村文旅知名度,降低当地旅游产业创收难度。

据统计,2020年抖音上的文旅视频全年总量逾8.8亿,同比2019年增长60%;全年文旅视频播放量逾9260亿次,比2019年增长约50%。文旅短视频发布量、关注度的爆发式增长,从侧面证明了文旅业的强大需求与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仝志辉在论坛上表示,直播带货、短视频晒货,在传递县域美景好物的同时,为风土人情向文旅产业资源转化提供契机,有助于涉农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

增加乡村人才资源资本

相较于城镇经济而言,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限。因此部分县域面临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的难题,出现乡村的“空心化”问题。

《报告》中表示,短视频、直播激发的新业态为乡村带来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直播带货等“灵工”模式,也为解决外出务工导致的两地分居、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县域治理痛点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中提出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晓斌的认同。他认为,以抖音为代表的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提升县域生产集聚程度,提供本地城镇化就业机会,年轻人扎根家乡创业就业,青壮劳动力资本回流,有助于提高城镇人群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的创造创新思维,为县域人才培养提供了空间。

毋庸置疑的是,短视频、直播正成为用户增收创新、县域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手段之一。正如《报告》中所说:“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短视频、直播将会进一步释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帮助县域经济朝着创新、包容、特色、融合和可持续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七一特刊——致敬筑梦

编辑:刘鑫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