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国之大者”建构好中国理论
北京日报 | 记者 张航

2021-07-10 06:42

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在首都社会科学界青年学者中引发热烈反响。昨天,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举办首都社科青年学者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社科青年学者们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化为社科研究的纲领要点,牢记“国之大者”,建构好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好人民大众。

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单位的社科青年学者开展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号召全党奔赴第二个百年赶考之路的动员令,也是号召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牢记“国之大者”、建构中国理论的航线图。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淑梅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理论光辉的经典性文献,更是一篇指引未来的纲领性文献,蕴含精神力量。讲话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指明了新时代党史党建研究的努力方向。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蔚对总书记讲话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印象极为深刻。王蔚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是党促进、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历程,也是党与人民不断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总书记再次对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成功以及如何长期执政指明了路径,那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投身中国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努力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我们要发挥学科优势,深入研究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要总结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还要深入分析创造伟大成就的原因,提炼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经验。”赵淑梅说,要努力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深化党史党建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孙俊新表示,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明互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此外还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

在座谈会上,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设立了“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面向全市遴选出首批60名学者。他们每人将承担一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期三年。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除了提供资金资助外,还将给每名青年学术带头人匹配两位知名专家作为课题指导老师。

学习领会“七一”重要讲话

编辑:高珊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