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 08:0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历时1000多个日夜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开馆。
前不久,“保密观”来到这座位于北京市北辰东路9号的红色地标,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行走在展厅,如同徜徉于历史长河之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复原场景、革命根据地创建展板、开国大典影像、创办经济特区图片、脱贫攻坚数据图表……
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文物实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而我们,也在其中发现了很多保密印记。
一、油画作品讲述保密故事
油画《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
油画《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作者:张峻明)展现了1920年春,陈望道悄悄回到浙江义乌城西分水塘村乡下老家,在柴房里秘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情景。
为了保密,陈望道一日三餐均由母亲亲自送来。这天,陈望道正在奋笔疾书,就听妈妈在外间问:“你吃粽子要蘸红糖水,吃了吗?”他满口答应着:“吃了吃了,甜极了。”老太太推门一看,只见陈望道埋头翻译,嘴上全是黑墨水。原来,他把墨水当作红糖水给吃了,还浑然不觉,直说:“可甜了可甜了。”
油画《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油画《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作者:陈坚)再现了1920年初,陈独秀为躲避军阀迫害,在离开北京到上海的途中,与前来送行的李大钊密约建党的历史。当时,正是在一辆不起眼的骡车里,陈独秀与乔装打扮成北方生意人的李大钊秘密商议筹建中国共产党。
随后短短一年间,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旅日、旅法勤工俭学青年……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如新蕾般发芽。
二、党内文件凸显保密纪律
《中央通告第47号——关于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整顿、发展和秘密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党中央一直在不断探索极端严峻环境下的保密工作方式方法,对保密工作策略进行调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党的机关要“职业化”和“社会化”的重要原则。
1928年5月18日,党中央发出《中央通告第47号——关于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整顿、发展和秘密工作》,提出一系列保密工作基本原则。
字母“A”作为电报密级和等级的代号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出的作战指挥电报均标注了字母“A”。其中,《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密级处标注“AAAA”,党中央发给中原局的作战指示标注“AAA”以及汉字“绝密”。
这是我党当时规范的密件标注方法。从1942年初开始,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对电报工作进行了改革,以“A”字母作为电报等级和密级的统一代号。一般来说,“A”为平常电报;“AA”为既机密又需急发的电报;“AAA”为绝密加急电报;“AAAA”为特急绝密电报。
三、红色文物再现保密历史
贺页朵的入党宣誓书
这是一份早期入党宣誓书,宣誓人是贺页朵。1931年1月25日,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榨油职业为掩护,为红军搜集情报。
贺页朵识字不多,在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里,还有错别字,但能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忠诚和信念。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宣誓书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直到新中国成立。
中革军委情报部用过的发电机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前,中革军委决定实行秘书、总务、机要“三统一”管理模式。情报工作统一由军委二局负责 ;保密工作主要由机要和军委二局按各自业务分工负责管理。
为严抓保密纪律,中央军委及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分别下发了20多份有关保密工作的文件,传达到全体红军指战员。整个长征途中,保密工作严谨细致,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泄密事件。
浙南游击区的六面密印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原中央革命根据地被国民党军占领。项英、陈毅等随部队突围后,分别转移到赣粤边、闽西和闽赣边地区,进入了几乎与外界失联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这期间,为了防范奸细渗透、窃密,南方红军和游击队以六面密印传递绝密军情,在荒山野岭中作为彼此验证的印信。密印有六面,其中五面刻花,都是加密信息,代表“自己人”;最后一面中间空白,暗示“军情十万火急”。
1943年中国共产党党旗
这是一幅1943年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左上角五星镰刀斧头,右下方是“C.C.P.”三个英文字母,即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简称。前面的“C.”,我们知道是中国(Chinese)。但后面的“C.P.”,到底是啥意思?
这还要从建党初期讲起,当时党的工作机构及领导人对外是保密的,但中国共产党又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其政治主张并凝聚社会力量。因此,为了兼顾保密和公开,党中央规定,在党内文件中以英文缩写“C.P.”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号。
除此之外,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还看到了沈安娜学习用的炳勋中文速记字母表、熊向晖发送的关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的情报、江竹筠烈士在重庆渣滓洞狱中写给表弟谭竹安的信,李白烈士用过的天线、烙铁和修理电台使用的工具箱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保密文物”。
文物无声,历史有痕。桩桩史实、件件实物,不仅展现了党领导下的保密工作发展历程,更诉说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服从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的初心故事。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使命在肩,永不止步。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党的伟大征程中,从党的保密工作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迈着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