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明朝紫禁城,《甲骨文学校》带小读者走遍北京中轴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2021-07-24 21:29 语音播报

文娱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黄加佳创作的历史知识儿童读物“甲骨文学校”系列新作《大明紫禁城》日前在美后肆时首发。

《大明紫禁城》延续了“甲骨文学校”系列故事的设定,讲述了悠悠、田田和小布丁暑假游学故宫时,跟着一只会说话的蟋蟀,穿越到了600年前明朝永乐时期的北京城。他们逛庙会、蹭吃美食、提着河灯嘻哈游街……因为一桩皇室赛事,冒险三人组进入紫禁城,穿明朝服饰,吃宫廷美食,参加斗蟋蟀大会,还帮助皇太孙朱瞻基破解了紫禁城三大殿被烧谜案。

故宫、天地坛、大运河、鼓楼、什刹海、前门等在课本常常出现的地标建筑,在冒险三人组的视角下,一一展现在小读者们眼前。北京中轴线上近四十处古建筑、老北京民俗文化及方言特点等也融入到趣味冒险故事中。

该书主编李浩介绍,作者创作时参考了《明史》以及北京建城诸多史料,同时结合古代建筑中的文化内涵,如脊兽文化狻猊、天马、斗牛等象征。在保证史实准确的前提下,蹬上长靴,潇洒飒爽,小布丁和田田穿上对襟袄裙,穿梭在北京城各个城门间。在故事中,作者不仅融入了明朝北京城的地理风貌,还能够帮助小读者理解历史上北京城的民俗文化及方言特点。

责编陈雅婷介绍,作者深谙青少年现实生活,她让只在电影、传奇里出现的八臂哪吒,摇身一变成为功课缠身的“苦”神仙。当八臂哪吒和现代孩子悠悠揽肩把臂诉说学习和生活的烦恼时,读者们不禁会心一笑。将文化知识融入到趣味故事中,让孩子在捧腹大笑中涨知识,是黄加佳的心愿。

对此,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说道:“这本书把中国古代规划师们和故宫那些神奇的故事,变成大家都能接受的语言,融汇到小朋友的脑海中,充满新奇。”

从《甲骨文学校》《甲骨文学校:丝绸之路历险记》到《甲骨文学校:大唐长安城》,再到《甲骨文学校:大明紫禁城》,黄加佳凭借扎实的文史功底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变初衷,参考大量史料,为小读者们创造出了一场场跌宕起伏的历史穿越冒险之旅,让孩子在畅快阅读中,吸收中国历史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粹。正如特级教师张祖庆所言:“‘甲骨文学校’系列,将甲骨文、唐诗、老北京民俗文化和故宫历史,融入到幻想故事中,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还可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潜移默化构建知识体系。”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