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11:08
26日晚,许昕/刘诗雯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不敌东道主名将水谷隼/伊藤美诚,无缘桂冠。许多人将其视为“爆冷”“丢金”,一时间,惊叹声、责备声、失望声、鼓励声均有之。
日本组合庆祝胜利。东京新闻供图
混双落败,到底是不是冷门?
作为本届奥运会新增小项,混双被安排在乒乓球首项进行,每队只能派一对选手参加,直接进行残酷的淘汰赛……“备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摸索着来。”赛前许昕就曾表示,战混双压力很大。
更何况,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日本队,本身就具备夺金实力。近两个奥运周期,日乒整体实力迅速提升。申奥成功后,为在主场打破中国队垄断,日方无论在财务还是制度保障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其中也有中国队“养狼”的功劳:邀请日本选手共同训练、参加联赛,合作开展青少年项目……正是从项目发展角度出发,推动对手共同进步。
日本队本次派出的两名选手也非泛泛之辈:前日本“一哥”水谷隼男单世界排名曾高居第四位,此次弃单保混,誓夺金牌;20岁的伊藤美诚更是现女单世界排名第三位,作为特殊打法选手,是当今女子乒坛惟一可与中国队一较高下的选手,不仅实力出众,且心理素质绝佳。两人打法配置与“昕雯”相似,混双世界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昕雯”组合。此前数次交手,日本组合虽未赢过,但每次都给“昕雯”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作为赛会前两号种子,“昕雯”与日本组合的实力旗鼓相当。图片来源:《乒乓世界》杂志
而征战大赛,调动也很重要。许昕/刘诗雯此前三轮仅丢一局,晋级过程中没有遭遇主要对手,打得算是顺风顺水。反观日本选手,1/4决赛就被世界排名第五位的德国组合拖入决胜局,挽回七个赛点才“死里逃生”,半决赛又与世界排名第四的最终铜牌得主林昀儒/郑怡静激战五局,可谓状态火热。
正如许昕决赛前所言,这样一场终极对决,没有“擂主”,心态最重要,“谁敢拼谁就能拿。”纵使强大,金牌也不是原本就属于中国乒乓球队的,要靠自己去拼、去夺、去拿——何来“丢金”之说?
正是为了拼下这枚金牌,整个奥运周期,中国队从领导、教练到保障人员、陪练,无一不在不懈付出。尤其担当重任的两名老将,更是从大局出发,牺牲了很多。许昕作为双打好手,一向“指哪打哪”,顶着腰伤苦练、兼项,是国家队有名的“劳模”。作为老将,他仍能潜心提升反手技术,在本周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甚至一度在单打赛场风生水起,却从未忘记集体赋予的使命。
赛后一度泣不成声的刘诗雯,在颁奖仪式上微笑着为搭档戴上银牌。图片来源:《乒乓世界》杂志
从肘部伤病阴影中走出的刘诗雯,更是直至去年底才重新拿起球拍,今年初开始进行系统训练,凭借强大意志恢复到如今的水平。为力保混双金牌,身为2019年世锦赛、世界杯女单冠军的她,放弃了奥运单打资格,放弃了成就“大满贯”的最后机会。她说:“不管承担什么任务,都要做好自己。如果能真正帮助到团队,就会感觉自己还挺有价值的。”
诚然,比赛打得不好,输球是理所应当。此役,“昕雯”显然没能完全放下心理包袱,尤其在大好局势下不够坚决、果断。反观日本组合则放手一搏,收获了奇效。比赛需要总结,但盲目悲观甚至指责并不可取。锦标并非竞技体育的惟一目标,正如中国名宿、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所说:只要尽力了,就是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