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2:35
住民宿在床尾发现摄像头,商场试衣间隔墙有“眼”......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将针孔摄像头藏在水杯、时钟、路由器、打火机等普通物品中。近几年,在我们享受摄像头联网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时,也面临着隐私被侵犯的风险。
5月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对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交易隐私视频、传授偷窥偷拍技术等侵害公民个人隐私行为进行集中治理。小小的摄像头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一条黑色产业链?
路由器可能正在“监视”你
警方公布7个偷窥“高危区”
“摄像头破解教程教学”“偷拍设备改装”……这些关键词近些年在网上没少出现,而它们背后其实藏着暗线交易。
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有不法分子将针孔摄像头暗藏在酒店客房里,再通过分享App邀请码使他人获得观看权。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网警大队民警汤扬向记者介绍他们查获的偷拍装置,“这是用路由器伪装的摄像头,把摄像头的配件放进去,就改装成了一个可以偷拍的路由器。从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摄像头放在哪个位置。”
根据公安机关公开发布的案例,这些高危区域需要大家格外留心:酒店、民宿、商场试衣间、公共洗手间、电动扶梯、公交车、地铁等。
专家:交易偷窥信息是犯罪
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7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记者,从法律角度来说,偷窥本身侵害他人隐私权。
2017年6月1日实施的两高司法解释明确,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朱巍:通过偷窥把信息拿到、给别人看,甚至在网上售卖信息,这是典型的侵权行为,侵害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是一种犯罪行为。
家庭摄像头也可能被破解
专家:摄像头账号密码应及时更新
除了公共场所,部分犯罪分子甚至将黑手伸向了家庭摄像头。
浙江温州警方曾破获一起非法控制摄像头案,犯罪分子利用家庭摄像头破解工具,控制高达数十万只家庭摄像头的账号和密码,非法获取了大量他人隐私视频。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研究员唐宇田告诉记者,要及时更新家庭摄像头的账号和密码。朱巍表示,技术上“堵漏”固然重要,但想要真正切断偷窥背后的黑产链条,最重要的是对偷窥现象保持高压态度,坚持“露头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