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7 19:15
8月17日上午近8时30分,西城区广内街区体验馆临时接种点有序排起了等候接种的队伍。当天上午,123位12至14岁的初中学生在这里完成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截至17日,该区12至17岁人群接种率已达83.5%。
接种点门口设置着接种温馨提示,显示8月4日至8月17日每天上午8时30分至12时30分都是学生接种专场。“我8月1日从其他省探亲回家,前天刚满14天,正好可以来打疫苗了。”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初三5班的杜梦泽说。区卫健委副主任李冬梅介绍,目前12至14岁的接种工作已经进入第一轮查漏补种阶段。“前期,我们利用3天时间已完成15至17岁在京学生的接种工作,2日又启动了12至14岁学生的接种。从外地低风险地区返京的学生需要进行14天的健康监测,今天这场主要安排的就是已经完成健康监测的返京学生。”
暑期属于升学过渡时期,为了保证不漏种,西城区要求已毕业的初高三学生由原学校组织接种,新初一学生由录取学校组织接种。“也就是说,今天来打疫苗的十四中初中部,管着从新初一到老初三,一共4个年级的学生。”李冬梅表示,在开学前,该区还将再安排一轮集中接种,确保开学前学生群体疫苗接种全覆盖。
接种点门口的候诊区,孩子们站在1米线上安静有序等候接种。与成人接种不同的是,每位学生都由一位家长陪同。“请了半天假,来给孩子签知情同意书。”一位初一学生的爸爸告诉记者。也有部分学生是由爷爷奶奶等其他亲属陪伴而来,“有的父母时间安排不允许,在明确孩子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其他成年亲属签署委托书带孩子来打疫苗。”十四中德育处主任徐晶晶介绍。
“为保证未成年人接种安全,我们在前期做了周密的计划安排。”记者计数,等候区一共排着37位等候接种学生。李冬梅介绍,接种点按成人接种最大流量的60%来安排未成年人接种密度,计划每小时每个接种台为15至20位学生接种疫苗。为了精准保证人群密度和接种秩序,学校组织时不仅采取分时段预约的手段,还提前给家长开视频会了解接种流程,通过微信群核验安全信息。流程上的问题在到达接种点前就先解决了,抵达接种点后,家长们的问询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接种上,接种工作快而有序地进行。
“您止步,请到室外区域等候孩子接种,保持安全距离。”问询过情况,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后,工作人员将家长一一引导至室外。“这是为了控制核心区域的人流密度,保证接种安全。”室内负责接种工作的医护人员防护严密,都佩戴隔离面屏、N95口罩,身着隔离衣和医用外科手套。“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疫苗接种点更不能出现疫情防控的漏洞。”李冬梅说。
据悉,截至8月17日18时,西城区12至17岁人群累计接种第一针48416剂,接种率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