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张建枢 王宇飞 关春芳

2021-08-19 16:16 语音播报


原文刊发于1998-09-12《北京晚报》第6版 

原标题:国际麻风会议今天表彰友谊医院李桓英

为了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

到21世纪,肆虐了几千年的麻风病在全球范围就要被宣布基本消除,历史在这里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今天,一个与麻风病奋战20年的热带医学专家,在第15届国际麻风会议上受到表彰,她就是77岁的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专家李桓英,一个创造没有麻风的世界的女英雄。

麻风病可能是人类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记载就有3000多年。得了麻风病的病人手脚麻木残断,鼻塌眼瞎,面目狰狞,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令人恐怖。在古代对待麻风病人十分残酷,不是用火烧死,就是活埋。在云南文山州的一个山村里至今还可以见到一口枯井,村里谁得了麻风病都要被扔到井里。麻风病人被迫远离了亲人,躲进了山林,过着与鸟兽为伍的凄惨生活。后来,自然而然地他们凑到了一起,组成了麻风寨,相依为命,过着与世隔绝、近乎原始的生活。人们把麻风病人叫做琵琶鬼,麻风病人也自卑地不把自己当人看,他们自轻自贱,任其自生自灭。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种疾病造成的痛苦像麻风病这样沉重。

1979年,李桓英第一次来到了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叫南醒的傣族麻风寨,她没有穿任何隔离衣、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与病人亲切握手,检查溃烂的伤口,让病人脱下鞋子,用手摸里面是否有磨破病人脚的沙子,麻风寨里的人们惊讶了,他们奔走相告,“北京的专家来看咱们了,敢喝咱们的水,敢吃咱们的饭。”李桓英的到来给麻风病寨带来了希望。与其说李桓英面对的是一个个面貌恐怖的病人,不如说是勇敢地向几千年形成的强大社会偏见和愚昧发起挑战。李桓英向随同而来却远远躲在一边的县乡干部宣传,麻风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一般的接触不会被传染,经过李桓英无数次身体力行的宣传,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被打消了,麻风寨与世隔绝的禁区终于被打破了。

麻风寨是自发形成的,居民散落在山间沟壑,她和当地的麻风工作者一道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给每家竹楼写门牌号码,将病人及其家属编码登记,每天把药物送到病人手中,看着病人服下。刚开始发药,叫谁谁跑,当地流行一句话叫做:麻风能治好,牛皮也能吹破。村里年纪最大、76岁的波兵老人说什么也不吃药,李桓英苦口婆心地劝说,最后终于答应下来,老人实在是服了李教授的耐心劲。半年后,所有服药病人的皮损都愈合了,化验检查也明显好转。经过2年的治疗,47例多菌型病人全部治愈,在随后十几年的随访中无一例复发,这在当时简直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这种不住院联合化疗的试点在世界上开创了麻风治疗的新模式,很快使全国的病人数迅速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派专员来考察,给予高度重视,现已在全世界推广。

李桓英几乎走遍云、贵、川三省17个地州59个县的麻风病高发区,麻风寨里的老百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任何一个人都能讲出一串关于她的故事。这些傣族、苗族、壮族、阿克族的乡亲们眼含热泪地说:“没有李教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她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在南醒村摘掉麻风寨帽子的那天,村民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美丽的傣族姑娘为李教授穿上了由全村人精心设计制作的一身傣家裙,并献上用鲜花串成的花环和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八个大字“防治麻风,为民造福”。村长刀建新说:“麻风病把我们由人变成了鬼,李教授又把我们由鬼变成了人。”

您好,李桓英

编辑:王子豪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