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有温度!疫情期间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北京法院调解获赞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慧瑶 通讯员 丁千里

2021-08-24 16:32 语音播报

热点

“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秦法官还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既要履行付款承诺,又要兼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先后多次帮助我们做协调工作,排除了各种阻碍,最终顺利调解案件。”不久前,丰台法院执行局收到一封来自北京企业的感谢信,此前,这家科技公司受疫情影响拖欠工资,成为被执行人,被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执行法官协调各方,分批解决案件,既保障了员工权益,又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

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影响,北京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无法按期支付员工工资,后经劳动仲裁进入执行程序。2021年1月28日,张某某、王某某等6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北京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劳动仲裁裁定书的内容,支付劳动报酬共计14万余元,该批案件分到了涉民生专项执行团队秦建平法官手里。在对公司发出执行通知书后,该公司对公账户立刻被冻结。

“秦法官,我们公司真的不是有钱不给,是确实有困难,除了这6个案子外后面还有几十个员工也准备申请执行呢,法院把我们账户冻结了,在职员工的社保交不了,工资发不了,后续产生更多案子的话就更难解决了。”公司代理人联系到法院。原来,该公司从去年开始业务收入锐减,员工工资也付不起了,不少员工提出了离职。“这些钱我们都认,也确实应该给人家,但是现在真的拿不出来啊。”公司代理人唉声叹气地说。

“这样吧,我找个时间让你们谈一谈,公司得拿出一个有诚意的方案,要切实让申请人相信你们能做到!”随后,秦建平为公司和6名申请人搭建了执行和解的平台,公司代理人积极向申请人表态,一旦有项目收入就按照执行的先后顺序和申请金额定期给员工支付案款,一个一个来解决,直至全部案款履行完毕,但是希望能够先解除对账户的冻结,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尽管申请执行的员工有点犹豫,但秦建平一再保证,如果公司没有按期给钱,可以再次申请法院冻结公司账户,有法院的强制执行力作为劳动者的坚强后盾。

根据和解协议内容,秦建平即时对公司账户解除了冻结措施,公司第一时间给在职员工缴纳了社保。一周后,公司主动给第一个申请执行的员工支付完了全部工资,又过了一周,公司又如约履行完毕第二个案件,秦建平总算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员工申请执行公司的案件从1月份开始一直陆陆续续到了她的手中,到8月份一共有37件案件,公司也依约定、分批次解决了28件案件,剩余9件案件也在有序推进中

“对于守信用的企业,法院不能简单机械地采取强制措施使其陷入停工停产、无力偿还债务的艰难处境,而是为公司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恢复生产经营。”秦建平法官感慨,“疫情期间,我对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放水养鱼的执行策论认识更加深入具象了,这样既保护中小企业,又实质保护了劳动者。”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