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东升科技园二期最新进展来了,这些值得期待……
2021-08-26 15:0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好消息!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项目迎来了新进展。

近日,项目L24地块基准面下工程已完成,全面冲出正负零(地下部分主体结构完工),如期完成节点计划,正式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作为北京市政府重点推进的中关村科学城项目、北京市高新技术服务转化基地和北京市重点推进项目,东升科技园二期项目被列入北京2020年“3个100”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创新前沿的世界窗口、海内外科学家的聚集之所、科技研发与成果转换的全球服务平台,成为海淀东部的中心城区、新型城市形态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新地标。

项目位于海淀区东升镇西小口村,毗邻东升科技园一期。分为L24、L20两个地块,总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相当于10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地下4层、地上12至15层,最高点高度60米。

建设内容包括

科研办公楼、国际化五星酒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商业服务、教育、医疗、餐饮等设施。

正在进行的钢结构施工

渣土运输和车辆出门清洗保障

注重4个设计角度·办公休闲功能兼具

据了解,东升科技园二期项目遵循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从4个角度开展设计——

01

有高层景观平台

也有片区级漫步系统

项目将在高层屋顶设置对公众开放的观景平台,使园区成为观赏城市景观的理想地点。园林式的地面可步入景观,面向城市开放,并引入贯穿办公前区和内街的景观水系。

不仅如此,项目所提供的科技服务轴,还辐射了三公里直径范围内的科技园区、住宅区,为他们提供生活化、智能化的城市服务,成为整个西小口地区的城市新中心。

02

有绿色生态理念

也有贴心人性化追求

一方面,项目通过混合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持续性立体绿化系统提供步行空间高品质的公共绿地小气候。

另一方面,项目通过小街区密路网的车行道路、立体连接的片区级漫步系统,促进公共短途交通、减少私车交通;园区内部设置无人驾驶摆渡车系统,最大程度节省使用人群的通勤成本。

03

有生活化的开放空间

也有多元化的公共服务

项目在管理模式和地块上都强调开放。中部配套服务轴的设置,打破单一的办公模式,创造更多可驻留的公共空间,鼓励各种城市公共活动的进入。而中部设置的配套设施轴中,则包括了综合图书馆、影院、咖啡厅、科技展厅、运动球场等多样的公共活动设施,形成辐射周围片区、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04

有错落丰富的建筑设计

也有科技智能的文化形象

项目将控制建筑高度,形成层次丰富、虚实相映的城市建筑形象;同时,与周边地块协调进行选材与色彩控制,强调海淀北部素雅灵动的科创特色;以重点城市节点控制空间形象,形成有特色的标志性城市空间。

引入“黑科技”高质量建造

倒排工期、分段交叉作业施工、成立质检专班、引入智能建造系统……为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工,项目在策划阶段就提前带领团队进行施工组织优化、技术工艺创新、质量安全提升等举措。

配置3D打印设备,实现重点部位“可视化”交底

“我们采用平行施工方式,仅用120天就完成了常规建设项目1年的施工量。”施工单位北京建工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工期,东升科技园二期采用平行施工方式,把传统的按照工序施工方式优化为按照区域同时施工的方式,用120天完成了地下室16万平方米的结构施工。为更好让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了解改工程的结构形式、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构件,项目团队配置3D打印设备,历时一个月时间,绘制构件图纸100余张,将L24地块各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构件转化为精确度极高的三维实体模型,实现重点部位“可视化”交底。

项目部还同步应用智慧化工地管理平台,对工程应用“可视化装备辅助质量管理”“手机APP对工程质量实施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开展工程质量管理”等智慧提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工程高效施工。

为减少人员与外界的接触,施工区外特意为工人加装了快递柜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工程

预计2022年12月全面竣工

这样一个强调开放、惠及周边的项目,一起期待吧~

文图/旭日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