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12:58
昨天早晨8点,西南四环科丰桥西北角,等候绿灯的几十名行人无一例外全部站在便道上,自行车停在停止线内侧,正在转弯的机动车毫无障碍地通过路口。信号灯变绿,行人瞬间涌上斑马线,转弯车停在斑马线外,由于行人络绎不绝,司机们只好一直等到了行人全通过,才重新起步。一个月内,科丰桥下路口的秩序变化明显。执勤交警告诉记者,和“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之初相比,近期,一个执勤班次中处罚的司机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减少了大约四成。
最吸引记者注意力的是路口行人和自行车的秩序。科丰桥南侧是丰台科技园,北侧是大片的居民区,早晚高峰期间,仅在西北角一个方向,每个信号灯周期徒步通过路口的行人都有五六十人。红灯期间,行人全站在路侧便道上,一名似是在晨跑的中年人走到人行横道上活动,也被交警高声要求“请往回站”。路北,一名协管员站在自行车道停止线前维持秩序,所有驶来的自行车全都停下,只有个别几辆从东边骑来、准备左转的自行车停在了路口里面。
正在执勤的丰台交通支队丰北大队大队长张志明对记者说,早晚高峰期间的科丰桥下,行人主要是往返科技园的白领们,“每天都是这些人,管理的时间长了,大家也都形成习惯了,到了这儿,都能遵守法规。”一个月来,丰北大队交警针对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进行了多次执法,罚一个,就能让周围很多人重新重视起交通法。
被罚了,也不见得有什么损失。张志明说,交警都带着一个二维码,被处罚的行人和其他市民都可以扫码,现场学习交管局编发的文明礼让知识手册,通过法律介绍、三维动图等形式,参与者可以快速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然后再扫码答题,20道题目中覆盖礼让斑马线、遵守信号灯等各项安全常识。满分100,交警会根据市民答题得分,发放不同的宣传纪念品。“耗时不多,效果不小。”张志明说。
行人守法了,但是不礼让的现象还是存在。8点15分,一辆棕色SUV从路口南侧驶来,在西北角调头,不顾行人即将走到车头,强行加速,挤在人群之前驶过。刚开过人行横道,立即被交警赵立拦截下来。司机在靠边的同时,已经知道自己犯了哪一条,一边掏驾照一边致歉。拦截、告知违法行为、打印违法通知书,全部过程在一分钟左右完成。
赵立说,一个早高峰,大约能处罚10多起。“和一个月前相比,少了大约四成吧。司机们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刚开始处罚的时候,还要给他们详细讲解,现在已经不用了,只要拦下来,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让被处罚的司机们有更直观的认识,丰北大队交警们开动脑筋,专门做了一个小沙盘,详细标注科丰桥下的环境、人行横道的位置、周边的信号灯设置情况。被罚的司机如果有异议,交警就带着他看沙盘,整体熟悉周围道路,在讲解法规的同时,介绍清楚桥下共有几处人行横道,在每个地方司机都需要注意哪个方向走来的行人。“大约半分钟就能讲清楚,讲清楚了,司机也就不掰扯了。”赵立说。虽然每个被罚司机多耽误了一点时间,但显然效果显著,也更加深了司机们的印象。
“如果都不避让,过路口我就更小心,可现在的情况是,多数时候车子都会停下让行,但只要碰上不让的,就更危险。”正在等红灯的朱先生说,声势搞这么大的“礼让斑马线”,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对不礼让的司机,处罚绝不能停,否则今后有人礼让、有人抢行,行人过街就更无所适从了。
张志明大队长表示,警方对交通秩序的管理,绝不仅限于科丰桥下这样的重点路口,其他所有路口、路段,都在治理管控范围之内。“交通参与者都形成文明出行意识,提升的是大家的生活质量,千万别到了有警察的地方才守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