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谈儿童文学新作《树孩》,“创作中真正变成了孩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2021-09-17 22:24 语音播报

文娱

9月16日,著名作家赵丽宏儿童文学长篇新作《树孩》研讨会暨“暖心美读书”精品原创出版论坛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举办。该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写了黄杨树经历山火焚烧后被雕刻家重塑为木雕——树孩,并在人世间历经一段奇妙的旅程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歌颂了勇敢、善良、坚韧等美好的品德。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认为,如今正是儿童文学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一批成功的大作家为小读者创作儿童文学。而赵丽宏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代表。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从童话的角度、哲学的角度和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分别谈了自己在阅读《树孩》后的感受。从童话的角度,《树孩》通过幻想为孩子们编织奇异的情景,让读者们能够进入到普通人无法体会的人物和事物中来,黄杨树、松树、小松鼠、大青蛇、梅花鹿等都是很好的体现。从哲学的角度而言,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尤其是小说最后,哲学中关于永恒的话题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体现。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而言,这本书有动物、植物、人类,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构建了一个真诚、善良、美好、勇敢、热情的世界。

“《树孩》虽然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但是它的主题、内容、格局、语境和表述也同样适合成年人阅读。”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认为,这是一部关于“世间万物皆有灵”的作品,在小说中,作者抓住了人类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死亡与重生的交错,用艺术构思、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法则构架了书中的故事与人物。

《树孩》表现了现代人浓厚的“乡愁”,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学研究部主任郭艳认为,这部作品让生活在“钢铁森林”的人们,对从前人与自然万物深刻联系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怀念。“不仅如此,这部作品将人类社会的气息与人性扩大到人与自然、人与整个宇宙的层面。”

谈及《树孩》创作缘由,赵丽宏说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童话幻想小说,构思了很多年。他表示,从小就和小动物、植物打交道,把它们视作有感情有灵性的生命和它们交朋友。这些对生命的回忆和感悟最后凝聚成了《树孩》这本小说。谈及儿童文学的写作,赵丽宏坦言,不是在文字里装腔作势取悦小孩,而是在创作中真正变成了一个孩子,创作儿童文学令他有返老还童的感觉,这种快乐是以前写作所没有的。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