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 08:43
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扫黑办、市纪委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州市扫黑除恶三年专项斗争整体成效及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相关情况。
据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办主任岳向阳介绍,2018年至2020年期间,广州扫黑除恶各项主要打击战果始终排名全省前列,三年来共计侦破147个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犯罪集团,涉农村占比超一半。广州公安机关累计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涉恶资产38亿元。两级法院审结的涉黑案件判处财产刑金额近9亿元,有效斩断黑恶势力经济来源。
扫黑除恶三年间打击战果稳居首位
岳向阳介绍,从2018年到2020年,广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成效连续3年居全省前列。
三年间,打击战果稳居首位,黑恶犯罪势头得到根本遏制。
共打掉涉黑组织32个、涉恶犯罪集团115个、涉恶犯罪团伙985个;起诉涉黑涉恶案件636件2521人,一二审审结涉黑涉恶案件673件3959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95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66人,移送司法机关240人;上述指标均列全省第一。
三年间,斗争经验逐步积累,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
探索形成了线索摸排“六字法”、“顺瓜摸藤”、犯罪财富调查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技战法,案件审理“四个三”等系列工作法、“五治同创、阳光村居”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办理的刘永添等54人涉黑案入选全国“2018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陈仲华等18人涉黑案入选全国扫黑办法律政策文件适用指导案例,“1·08专案”入选公安部打击“套路贷”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三年间,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群众满意率大幅提高。
广州市涉黑恶警情同比前三年下降34.7%,带动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1.8%,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19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29个涉黑涉恶突出问题街镇经过整顿全部“摘帽”,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稳固。十大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助推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20年广州市获评全国营商发展环境标杆城市。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0年广州市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群众达92.41%,比2018年同期有显著提高。
三年来,广州市涌现出一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国家和省的表彰。
白云区纪委监委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称号,5个单位获“广东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称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被授予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一等奖,11个先进单位被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今年以来立案查处
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50人
据介绍,广州市查处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主要呈现操纵基层政权涉黑问题较为突出、基层管理服务领域问题较为集中、公安干警滥权枉法问题较为易发、公权力涉黑涉腐问题较为典型等特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坚持“三不”一体推进,坚定不移惩腐打“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截至2021年8月底,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1006人,处分611人,移送司法机关259人。查处的案件中,有的涉黑组织长期把持基层政权,控制村集体经济命脉,侵害村民利益,性质十分恶劣,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坚决打击,严肃查处。
自2021年起,扫黑除恶斗争转入常态化开展。市委、市政府高位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扫黑除恶斗争决心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将“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写入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并作为平安广州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打伞破网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两个一律”“一案三查”,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挖彻查“有黑无伞”“黑大伞小”等问题。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50人、党纪政务处分4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