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09:06
北京环球影城开门迎客,地铁环球度假区站也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地景式设计和大跨拱形钢结构种植屋面彰显着“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背后的技术支撑者便是刘魁刚创新工作室。自2015年5月成立至今,刘魁刚带领创新工作室当好“轨道工匠”,以“最强大脑”领航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以问题为导向服务企业发展
刘魁刚是京投所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是创新工作室的“灵魂”。“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提出两项服务宗旨,一方面是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是培养人才队伍。”刘魁刚介绍,成立以来,创新工作室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解决轨道交通施工中的技术发展瓶颈,是面向工程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研究团队。
在解决企业难题方面,创新工作室与公司工会深度合作,公司工会定期征集公司面临的现场建设瓶颈问题,以任务形式下达给工作室进行深入研究。例如为了缓解修建地下工程粉尘烟雾多、开挖施工慢、工序循环多等问题,创新工作室创新研发拼装式波纹钢板支护技术,在保障效率和安全的前提下,由原来的焊接工艺变成拼接工艺,并成功应用于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南延学院桥站,既能改善作业环境,又可实现快速施工,在轨道交通工程中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在培养人才队伍方面,创新工作室注重技术及文化的“传帮带”,建立导师带徒制度,并由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刘魁刚深入现场一线进行教学,对技术人员进行手把手教学,并且注重因材施教,在他的培养下,工作室成员已经步入了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各个岗位,并先后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名成员被评为公司青年骨干人才,近三年职称晋升及职级晋升共计16人次,工作室真正意义上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一路走来,刘魁刚创新工作室也获得许多荣誉。2018年被评为市级创新工作室,2021年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我们会永远做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赶路人,永远做科研创新领域的有心人。”刘魁刚说。
以创新为动力持续突破技术难关
据介绍,刘魁刚创新工作室已经拥有35名成员,其中2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工作室成员所学专业涵盖结构、隧道、地质、岩土、通信、轨道、环境等多个相关专业,先后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监测等工作。“这样的结构与梯队,是一个具备专业化技术及科研攻关能力的团队,适合从事专业化的科研攻关工作。”刘魁刚表示,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发展、技术攻关上也屡获硕果。其中,环球度假区站就是代表之一。
环球度假区站是7号线东延和八通线南延的终点站,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发展轴南端,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部。车站设计目标是建成具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车站,在绿色节能、景观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座地铁站肩负乘客出行和游客体验双重考验,瞬时客流高达4万人次,车站采用的地景式设计和大跨拱形钢结构种植屋面是‘融合’设计理念的最主要体现。”
环球度假区站采用双岛型站台车站,13000平方米的钢屋顶仅设置8根伞状柱支撑。为了将大跨度曲面钢结构与种植屋面相结合,刘魁刚创新工作室攻克了薄板抗裂、宽板防水、轻量化种植等多项技术难题,建成国内首座采用钢结构种植屋面的交通建筑,并被评为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标准。
据悉,创新工作室通过环球度假区站项目研究共获得专利成果两项,发表核心学术期刊三篇,荣获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三等奖、ENR全球优秀项目奖、创新杯BIM应用等四项大奖。通过对轻型曲面种植屋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增加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部绿化面积10100平方米,减少下部结构用钢量达310吨,减少楼层板混凝土用量1280吨,一次性减少工程造价达504万元,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达到了经济节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