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14:06
作为2021西普会中最重要的生态会议之一,9月25日,中国医药供零合作与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医药供零大会”)举办。本届医药供零大会的主题为“缔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生态”,聚合了超过1200个国内外主流品牌工业、包括医药电商平台在内的1800余家主流药品零售终端。为期三天的大会从产业宏观形势、市场环境变化、业务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赋能等多个维度开展交流,并组织了多场商务活动,是2021年度药品零售市场参与企业规模最大、交互主体最多的产业盛会。
药品零售市场占比、集中度逐步提升,价值日益凸显
会上,中康科技商用大数据事业部副总经理廖洪惠作了《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全景分析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新医改的三医联动不断深化,对药品市场的积极影响已经初步显现。中康科技的数据显示,全国药品终端市场(不含疫苗)的规模2021年预计达到19950亿元,比起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有着10.9%的增幅。从终端渠道占比来看,等级医院占比将由2019年的52%下降到2021年的49%,而零售药店渠道(含网上)则从18%上升到20%,院外市场处于上升阶段。专家预测,随着三明模式的推广,以及国家药品集采、DRG/DIP等政策措施的继续深化,药品市场渠道份额变化——“公立医疗机构继续下降、院外零售渠道继续上升”,将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持续发生。
同时,药品零售市场的集中度正在不断提升。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药店数量57.9万家,连锁率达56.93%,对比2011年的34.67%有了大幅增长。中康科技数据分析显示,全国销售规模TOP100的连锁企业占据46.3%的市场份额,TOP100当中市场集中度也在提升,TOP10占47%,TOP11—30占26.3%,其余70家瓜分剩下的26.7%份额。
集中度的提升意味着规模企业越来越多,规模扩大又往往伴随运营规范、专业增强。药品零售产业的这一变化,对于上游工业而言,市场资源配置的性价比得以提高;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和服务供给更为优化;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院外渠道承接处方外流、提高参保人服务性价比有了实现的可能。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就是对零售药店渠道的一种认可。
多项政策利好,院外零售渠道成新宠
以带量集采为代表的医保政策改革之后带来的院外零售市场机遇、国家鼓励创新趋势下的新药研发及商业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带来的对优质上市企业的关注,成为2021西普会三大热门商机。
随着国家药品集采、药品国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原来以医院渠道为主的品牌处方药企业、创新药企业,越来越重视院外零售渠道,或成立专门团队或扩大团队规模,加大市场投入。
在医药供零大会上,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万泉深度解读了《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他指出,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医疗可及性都有了显著改变并还在继续提升中,这是民众福音,也带来了许多产业机会,健康产业各经营主体应该顺势而为。与会代表认为,这一改变奠定了药品零售向健康服务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吴明则进一步指出,医保支付改革才刚刚开始,未来一个时期将不断深化、扩面,不仅公立医疗机构要适应医保支付改革的新形势,院外市场的各企业主体如果能够跟上“降费增效”的政策改革步伐,无疑将获得更多新发展机会。
对于行业热议的国谈药品双通道政策,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研究员陶立波表示,这一政策的全面实施需要有实力的零售药店企业主动呼应,当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政策的加速落地,尽快提高国谈药品的患者可及,这样的历史性机遇应该好好抓住。
网售处方药的管理办法目前尚未出台,业界一直有顾虑,这一政策正式颁布后,是否会对实体零售药店带来巨大冲击?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刘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患者以何种渠道获得处方药并不是核心问题,提升处方药专业服务才是关键。由于普遍的用药过量和用药不足并存,避免处方药滥用与加强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要同时兼顾。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可,在提供专业服务上,实体零售药店有着相对先发优势。
医药供零大会成为产业转型的强交互平台
机遇同时伴随着挑战,单纯的商品供应已经无法满足旺盛的健康服务需求,近几年来,药品零售市场总体呈现出客单量缓慢下滑,客品数基本平稳,靠品单价提高驱动行业增长的迹象。根据中康CMH2021年进行的药店购药者调研显示,“店员经常唯利推销让人反感、药品价格高、用药指导不够专业”成为消费者不满排名前三的问题。
因此,在商品供应的基础上,增强专业服务能力,通过提供健康解决方案实现顾客健康增值,实现客流增长,成为供零双方的共同利益诉求。
顺应市场形势,医药供零大会打造了药品零售产业转型构建消费者健康服务的强交互平台:一是内容交互,深度政策解读、最新市场数据、创新模式分享、实践案例,全方位立体化的议程设置,吸引着与会者如饥似渴地学习;二是商务交互,从展览展示到高端洽谈室,从专场活动到一对一交流,大会全程从软硬件方面都创造了密集商务交流的条件。
与会的品牌工业和品牌连锁皆表示,医药供零大会期间,一是目标客户集中,工商头部企业基本到齐;二是可以实现一站式洽谈,一把手带队,各个业务环节人马配齐,合作当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找到对应人,容易形成从决策层到执行层的共识。
本次大会供零双方参会阵容明显提升,其中有1200余家国内外主流品牌工业,其中包括原研药、仿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医疗器械等,1800余家主流商业和零售企业,超过100家创新药企业,100余家创新药技术公司,并且供零双方一把手及业务负责人“亲自到场”带队参加。全国市场的供零主力军团都在利用医药供零大会这一平台,把年度主要战略合作洽谈“毕其功于一役”。
总体来看,相比过往,围绕“缔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生态”这一产业趋势,数量更多、范围更大、内涵更深、模式更新的供零合作在医药供零大会上达成或得到了升级。抓住院外市场兴起的历史机遇,取得先发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供零企业市场制胜的下一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