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约因“谜”而迷,带读者探究杨绛丰富文学世界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2021-09-28 17:53 语音播报

文娱

今年是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诗人、学者吕约文学评论专著《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9月28日面世。该书作为海内外首部系统化、总体性阐述杨绛八十余年文学创作的专著,将杨绛全部戏剧、小说、散文作品纳入探查视野,带读者读懂杨绛作品独特的审美特征、精神意蕴与文化内涵。

“对于我来说,研究杨绛这样一位具有独特诗意与文心的女性作家,是发乎性情的选择。”谈起研究杨绛的缘起,吕约这位资深“杨绛迷”难掩激动与喜悦。她说,选择杨绛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其崇高的文学地位,更源于一种心灵上的吸引、精神上的契合:“杨绛其文其思其人,深厚蕴藉而气韵生动,是一个我希望潜心探究的语言之谜、精神之谜和文化之谜。”

因“谜”而着迷,博士期间,吕约沉入对杨绛及其文学创作的潜心研究,《喜智与悲智》便是她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完成的心血之作。长久以来,读者们对于杨绛的一些代表作并不陌生:她的长篇小说《洗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经问世,便成为重要的现象级作品,引发文坛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历经时间洗濯后,至今仍为诸多读者反复阅读、探讨;而杨绛晚年的作品,纪传性散文《我们仨》和思想随笔《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更在出版后掀起全民阅读热潮。

吕约还盘点道,杨绛的文学创作远不止于此。不仅在创作生涯上贯通“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个历史时段,在作品体裁上,杨绛亦横跨戏剧、小说、散文三大领域。但吕约认为,对于几部热门作品之外的创作,广大读者知之甚少;在业内,对杨绛小说、悲剧作品的研究仍显薄弱,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亦有欠缺。因此,吕约通过文本细读,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阐释。

如吕约所言:“在我看来,探究这样一位作家的毕生创作,读解其中隐藏的精神信息,就像试图揭开她所珍视的隐身衣,窥见其真身与灵魂,并探查其精神文化渊源。”而吕约总结其探秘结果时说,钱锺书犹如“雄剑”,常常出鞘,名誉惊天下;杨绛是一个青光含藏的雌剑,不露锋刃,偶露锋刃,比如她对历史的批判一点都不留情面。她的语言更有女性色彩、情感色彩,更加含蓄,把更多东西藏在文字背后。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