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 15:52
在9月28日下午举办的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北京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吴静春介绍,自2020年9月“两区”方案发布以来,北京银保监局先后推动辖内银行保险业新设分行(公司)级以上机构18家,推动设立自贸区银行分支机构32家。
其中,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已于7月17日在城市副中心正式开业;新设的首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银行在京分行——巴基斯坦哈比银行北京分行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韩国农协银行股份公司已获准筹建北京分行;中储粮集团财务公司、新兴际华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鼎诚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已获批开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长安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已由异地迁入。
此外,人保财险在北京市改建成立了自贸区支公司,是辖内首家自贸区保险专营机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在北京市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东城区)设立了首批文化金融专营支行;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在自贸区内设立了“中国银行北京通州运河商务区绿色支行”。
“两区”方案发布以来,获准在京筹建或开业的银行保险机构还包括我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保险资管有限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据介绍,北京银保监局和海淀区政府联合选送的案例“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续贷中心’和‘确权融资中心’运行模式”入选24个北京市全市复制推广改革创新实践案例。两个中心之后发展为集首贷、续贷、确权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于一体的贷款服务中心,这在全国为首创,初步构建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新格局。
截至2021年8月末,续贷中心累计完成续贷334亿元,笔均433万元;首贷中心累计完成贷款审批900亿元,笔均382万元。确权融资中心和知识产权融资中心均已上线多款信贷产品,帮助众多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据介绍,北京银保监局推动“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北京银保监局请示银保监会并经批准,目前,辖内银行在自贸区内设立、变更、终止分行及以下(不含分行)分支机构的,无需报经北京银保监局事先审批,而是实行报告制,其中变更情形包括迁址、更名、升格。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撤销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机构的,无需报经北京银保监局事先审批,而是实行备案制。保险机构支公司及以下的营业地址变更和高管人员任职事项的事前审核改为事后备案,这一政策也从自贸区内扩大至全市。
二是放宽外国银行分行部分准入要求。结合外资银行监管工作实际,针对辖内部分外国银行分行开办人民币业务总行增拨营运资金的困难,北京银保监局积极向银保监会反映争取并已经批复同意,允许外国银行分行开办人民币业务时可以境内分行间调拨营运资金方式替代以往只能从境外总行增拨营运资金方式,激发外资银行本土发展内生动力,助力首都稳外资。
三是印发《北京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事项的通知》(京银保监发﹝2021﹞269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的报告期限、报告内容予以调整和细化:
其一,压缩报告时限,银行机构“搬家”服务不间断。将报告时限要求由迁址前30个工作日调整为5个工作日,有效解决了因时限过长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业务及客户服务连续性受到影响等问题。
其二,简化报告材料、非银机构符合要求“简易办”。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变更后的营业场所根据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规定及要求,无需进行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或备案的,报告中可不提供新址符合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对营业场所要求的证明文件,仅需提供符合消防特定政策要求及确保消防安全的书面承诺。非银行金融机构迁址的,报告中可不提供公安部门对营业场所符合安全要求的证明文件。
四是对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应向银保监会报送的13项材料进行精简、3项取消、1项整合,精简近三分之一。此外,北京银保监局与人行营管部积极沟通协商,双方确认,在机构向北京银保监局提交金融债申请后,北京银保监局同时将相关资料转给人行营管部,无需机构双重提交材料,尽量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图片来源: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