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胡同风情 传承历史文脉
2021-10-09 09:3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由东城区政协文史委、东城区文联共同组织编写的《胡同故事》日前正式发布。该书由专家学者、文化志愿者、责任规划师、居民等共同撰写,聚焦胡同风情、展现胡同生机,并号召人们保护胡同、传承历史文脉。

《胡同故事》主要从“文物古迹”“非遗传承”“胡同风情”“街巷复兴”四个部分讲述了老北京地区,特别是东城区的胡同风情。其中,“文物古迹”部分讲述了胡同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如府邸、宅院、门店等),从建筑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佳话、遗存遗迹等方面挖掘出一系列相关的故事;“非遗传承”部分收集老北京人在胡同生活中流传和延续下来的民俗文化和非遗技艺(如兔儿爷、风筝、鸽哨),通过追溯它们的发展历史,展示老北京独特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匠心精神;“胡同风情”部分聚焦胡同形成的历史沿革,展示东城区典型的胡同格局、规制及发生在胡同中的历史故事;“街巷复兴”部分则讲述了在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中,街道、居民、责任规划师、建筑专家等不同的参与力量在保护和修缮街区风貌中的不同做法,展示了街巷复兴后的老胡同新风貌和生活在新时代下的居民百姓的胡同生活。

据悉,本书由著名作家王蒙题记,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华文化大讲堂组委会主任单霁翔作序,作者涵盖了政协委员、文联协会会员、文化学者、社区工作者、责任规划师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让读者在了解到胡同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日、老北京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匠心精神的同时,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目前,该书已在东城区图书馆、部分书店上架,供读者借阅、购买,后续还将进一步推广至社区图书室。李滢/文

专家点评

北京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每一块土地、每一个社区都积淀着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其中,东四一带更是富有文化的凝聚力与吸引力的一个地点。我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在东四区(后与东单区合并为东城区)工作多年,八十年代后我又在这一片住家,我熟悉它也喜爱它。辑录有关东四地区的资料和回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要更加了解和珍爱我们脚下的土地,把它建设得更美好。——王蒙

胡同,就像城市的经络。每当看到“胡同”这个字眼,总有一种亲切和眷恋涌上心头。我对于胡同的感情,不仅是一种寂寞的乡愁,更是驻留在心灵深处的思念。因为,那里收藏着我的童年梦想。记忆中的老胡同没有褪去颜色,而是随时光一同生长。古柳又发新绿,老院再添新妆。传统与现代在胡同里相遇,活力与生机在四合院里盛放,历史与文化映射在每一个人身上。与来路相伴,才能更坚定地踏向远方。——单霁翔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