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是碧云寺最后一座大殿,原名叫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山先生生前的遗愿,应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但是由于陵墓工程浩大,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工,所以当时治丧委员会决定,将中山先生的遗体暂时停放在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直到四年后1929年5月才移灵南京。移灵前在普明妙觉殿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之后这里被辟为“孙中山纪念堂”。殿堂门楣上方的匾额是由宋庆龄夫人亲笔题写。
殿堂正中是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全身塑像,像高2.9米,由三块汉白玉雕刻而成,展现了中山先生推翻帝制时的勃勃英姿。南侧的展柜里陈列的是中山先生的遗著和遗墨,上面记载了他一生追求真理,主张平等、博爱、天下为公的思想。北侧陈放的是前苏联政府敬送的玻璃盖钢棺。由于钢棺运送到北京时中山先生的遗体已经入殓达半月之久,未曾使用,之后将它停放在这里作为对中山先生永久的怀念。在纪念堂两侧的墙壁上镌刻着中山先生致苏联政府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