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20:38
日前,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中消会”)在北京举办了“2021中国在用车腐蚀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分享会”,分享了在用车腐蚀方面的研究成果。
为系统的对国内汽车行业进行防腐水平摸底,深入分析各车型耐腐蚀性能表现,降低消费者的担忧和疑虑,推动行业企业技术进步,2021年,中消会指导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等行业机构,联合科研院校共同启动《中国在用车腐蚀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本次发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是从消费者腐蚀调研分析、重点零部件腐蚀解析及耐腐蚀性整体水平研究三个维度对关注度高的零部件及车型进行深入解读。
消费者腐蚀调研分析部分,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采信的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汽车腐蚀质量问题投诉案例数量已累计高达13000余宗;在投诉地区方面,包括山东、河北、天津在内的华北沿海地区的消费者腐蚀投诉相对严重,说明上述地区的汽车腐蚀特征环境工况较恶劣;在投诉车龄和车型售价方面,超过60%的腐蚀投诉发生在车辆开始服役后的3年内,超过90%的腐蚀投诉发生在车辆开始服役后的6年内,经济型车型是主要的腐蚀投诉对象;在投诉零部件方面,腐蚀投诉主要集中在车身外观区域零部件,底盘、乘员舱、行李舱及发动机舱区域零部件腐蚀也会引起用户的抱怨。
在用车腐蚀数据解析部分,目前已完成了9款市场指导价在12万元以下车型的腐蚀数据采集工作,包括5款合资品牌车型和4款自主品牌车型,并针对这些车型开展了重点零部件腐蚀解析和耐腐蚀性整体水平研究。
重点零部件腐蚀解析方面,针对消费者比较关注的车身外观区域、乘员舱区域、行李舱区域、发动机舱区域和底盘区域,从中遴选车门开度限位器、转向柱、行李舱盖板流水孔、发动机舱盖板锁舌、传动轴等15个典型零部件进行详细剖析。
研究结果中表明,我国汽车腐蚀问题不容乐观,汽车企业应当持续重视;对于一些消费者比较关心以及涉及到功能安全的重点零部件,汽车企业应继续加大耐腐蚀性能管控力度,保证质量安全;行业汽车耐腐蚀性能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个别车型表现不佳,容易引起消费者投诉甚至存在召回风险,应重点采取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