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癌生存率低,15年没新药!诺奖得主参与研发新药国内上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鹏

2021-10-12 15:42 语音播报

热点

记者10月12日获悉,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全球首个CTLA-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注射液正式在国内上市。

作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在国内获批的CTLA-4抑制剂,它将与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初治的非上皮样恶性胸膜间皮瘤成人患者。这是国内目前唯一获批的双免疫疗法,打破了这一疾病15年来无新药的僵局。

据了解,恶性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的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致命性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确诊病例约占亚洲新发病例的1/3,且发病呈增长趋势。

由于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预后一般较差,相关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2至14个月之间。

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15年中,全球范围内没有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的新系统性治疗方案获批。

这次的相关CheckMate-743中国主要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表示:“恶性胸膜间皮瘤在过去治疗选择十分有限,5年生存率不足10%。与化疗相比,双免疫联合治疗进一步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7%,近1/4的患者在接受双免疫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3年。”

不同于化疗,肿瘤免疫治疗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抗击肿瘤。此前,开发伊匹木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这两款创新药所基于的早期研究已被授予诺贝尔奖。这两款创新药也是全球唯一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直接参与开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全球首个PD-1抑制剂和首个CTLA-4抑制剂进入中国,加速了全球创新治疗药物在中国的落地。

此外,为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中国癌症基金会也同步启动患者援助项目,为符合项目标准的患者提供药品援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可通过中国癌症基金会官网( www.cfchina.org.cn)及微信公众号“中国癌症基金会欧狄沃项目”,以及热线电话400-669-0906进行咨询。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