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21:02
在10月20日下午举办的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易纲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是我国经济韧性的源泉和根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的作为和功能主要是更好配置金融资源,同时不断为市场主体提供管理风险等金融服务。
央行行长易纲 方非 摄
我国成功应对去年初暴发并持续到现在的新冠疫情冲击,能够充分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世界最有韧性的体制。从金融政策来说,去年人民银行先后推出了3000亿元、5000亿元、10000亿元支持市场主体的货币信贷政策,今年9月份又增加了3000亿元的再贷款资金,这些政策主要都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这些货币信贷政策,也包括财政等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有效地直达亿万市场主体,激发他们的活力和韧性,在照顾好市场主体自身和企业员工的同时,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CPI温和上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易纲表示,我国拥有经济规模大、经济结构完整、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等有利条件,特别是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优势,经济韧性一定会不断加强。
金融的功能和市场机制结合在一起,能不断增强市场的韧性,同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使资源流向各个领域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一旦发现有价格不匹配情况,就迅速调整价格并分散风险,使得整个机体是动态的、有弹性的,并且能够自我调整、自我稳定。
在总量上,央行因势利导,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是基本上匹配的,总量政策是合理的,流动性是充足的。在结构上,央行遵循市场规律,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坚持公平竞争、一视同仁,支持好中小微企业和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普惠小微贷款支持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4000万户。这么多的市场主体可以得到融资,是中国经济具有韧性和金融积极作为的一个突出亮点。
易纲表示,北京集聚了大量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最近又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有条件在落实国家金融改革举措、加强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央行将继续支持北京市“两区”建设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